对下列样品(括号中的物质是杂质)分离与提纯的方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选项 |
样品(括号中物质是杂质) |
分离与提纯方法 |
A |
氢氧化钠(碳酸钠) |
将样品溶解,滴加适量稀盐酸,蒸发、结晶 |
B |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
将样品通入氢氧化钠溶液后,再通入浓硫酸中 |
C |
氯化钾(二氧化锰) |
将样品放入足量水中搅拌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
D |
铜(铁粉) |
将样品中加入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 |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 点燃酒精灯B.
液体的倾倒
C. 过滤D.
稀释浓硫酸
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
A.中子数不同B.质子数不同
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D.核外电子数不同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食物腐烂B.滴水成冰C.美酒飘香D.水果榨汁
如图为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20℃时,KNO3的溶解度为31.6g
B.a点处KNO3和NaCl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40℃时,100g水中可溶解KNO3固体63.9g
D.0℃时,NaCl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5.7%
造纸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早期的纸张生产中,常常用纸表面涂敷某种物质的工艺,但存在副作用,该物质易导致纸张发生酸性腐蚀,使纸张变脆易破损,该物质是( )
A.烧碱B.明矾C.草木灰D.熟石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