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以下两幅经纬网图,完成各题。 
关于甲、乙、丙、丁四地方位的正确叙述是
( )
| A.甲在乙的东南方向 | B.丙在乙的东北方向![]() |
| C.丁在甲的西北方向 | D.乙在丁的西南方向 |
若此时国际标准时间为3月21日8时整,则 ( )
| A.甲地处于昼半球范围内 | B.乙地的区时为l7时 |
| C.丙地与甲地分属于两个不同的日期 | D.丁地的地方时是 11时20分 |
若6月22日在丙地观测太阳并做记录,则下列记录正确的是 ( )
| A.太阳从东南方升起 | B.当太阳在正南方时,太阳高度为23 °26 ′ |
| C.正午时太阳在天顶位置 | D.当地0点时,太阳高度为3 °26 ′ |
读图,两幅图表示的区域范围相同,图甲比例尺为:1:100000,则 ()
| A.图乙的比例尺为1:200000 |
| B.图乙的比例尺为l:400000 |
| C.图乙表示的地理事物较图甲详细 |
| D.图甲比例尺是图乙的4倍 |
读南半球某区域经纬网图,回答10—11题。
关于图中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两地的地方时相差1小时20分钟 |
| B.任何一日,③、④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差为20° |
| C.③地位于④地的东北方 |
| D.①、②两点间的距离等于②、③两点间的距离 |
①地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雨林气候 | B.热带草原气候 | C.地中海气候 | D.亚热带季风气候 |
读地球表面某区域的经纬网示意图,回答8-9题。
若某人从M点出发,依次向正东、正南、正西和正北方向分别前进200千米,则其最终位置:()
| A.回到M点 | B.在M点正东方 |
| C.在M点正西方 | D.在M点东南方 |
M和N两点的实际距离约是
| A.4 444千米 | B.3 333千米 | C.2 222千米 | D.1 823千米 |
关于救灾应急预案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救灾应急预案属于灾前准备 |
| B.应急预案是由国家紧急救援队制订 |
| C.救灾应急预案的目的是使救灾工作有章可循,高速高效 |
| D.救灾应急预案不包括灾后恢复方面 |
在自然灾害中防灾、救灾的首要防救对象是()
| A.人类 | B.财产 | C.自然环境 | D.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