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图,回答各题。

若阴影所示范围是东半球,也是昼半球范围,则下列地方中位于夜半球的是 (    )                                        

A.刚果盆地 B.东北平原
C.巴西高原 D.阿尔卑斯山脉

若阴影所示范围是地球上4月24日分布的所有范围,则北京时间可能是(    )    

A.4月24日8:00 B.4月25日20:00
C.4月23日8:00 D.4月24日20:00

若北京时间为4月24 日14:00,则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可能是(     )

A.(12°N,90°E) B.(9°S,150°E)
C.(0°,90°W) D.(14°N, 120°E)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表为太湖平原与东北平原农业相关要素,回答21~22题。


太湖平原
东北平原
人均耕地面积(公顷)
0.07
0.31
谷物年产(千克/公顷)
12414
4916

从表中数据得知太湖平原的谷物单产远高于东北平原,其主要原因是

A.太湖平原土壤肥力较高
B.太湖平原机械化水平高
C.太湖平原耕地面积较广
D.太湖平原农作物复种指数高

近些年来,太湖平原从原来向北方地区输送粮食,到如今粮商频频从北方地区调粮,南粮北上逐渐被北粮南下所取代,其转变的原因是
①东北地区人均粮食多
②太湖平原城市化占用耕地,粮食种植面积缩小
③近些来,北方地区耕地面积扩大
④东北平原机械化程度高,科技投入大,增产潜力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读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和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18~20题。

图中A、B、C三地所在的土地类型依次是
A.草地、林地、耕地 B.耕地、草地、林地 C.林地、耕地、草地 D.草地、耕地、林地
导致甲地年平均气温线弯曲的因素是

A.冬季风 B.地势 C.天气 D.纬度

图中D地沼泽地广布的自然因素是
①夏秋雨多,蒸发少②河网稠密,有凌汛现象③地势低平④地下有永久冻土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读“我国华北地区1954~2002年气温与降水量变化示意图”,回答15~17题。

华北地区气温变化趋势的可能影响是
①缩短农作物的生长期②减少植物病虫害③减少供暖的能源消耗④加剧水资源的供需矛盾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华北地区降水量年际变化的最大值约为

A.320毫米 B.450毫米 C.650毫米 D.400毫米

2000年华北地区的年降水量小于350毫米,原因可能是

A.夏季风强,向北推进快
B.夏季风弱,向北推进慢
C.气温高,蒸发量大
D.雨季开始早,结束晚

图为我国某省轮廓图,读图回答13~14题。

乙地区是该省重要的稻米产区,其主要农业区位优势是

A.气候 B.市场 C.劳力 D.土壤

a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其分布于此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自然资源 B.宗教 C.气候 D.地形

读下列两幅图,回答11~12题。

左图所示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是

A.地形以平原为主,平原面积广大
B.自然带为落叶阔叶林带
C.中小河流众多,水能资源丰富
D.土壤肥沃,黑土分布广

右图大致为甲图从A至B一线附近地形剖面图,图中虚线表示当地一次特大暴雨量分布状况,据图判断最大暴雨量分布的地区海拔高度约为多少米?

A.1800 B.700 C.200 D.500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