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国政府果断决策,迅速制定出台扩内需保增长的政策和措施,形成了系统完整的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一揽子计划。据此回答问题。
扩大国内需求,稳定和促进外需,努力保持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这是一揽子计划的核心内容。这一核心内容坚持了
| A.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 B.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
| C.内因和外因的统一 | D.主流和支流的统一 |
在一揽子计划中,十项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令人瞩目。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成为关系中国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的哲学依据是
| A.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发展进程 |
| B.关键部分的性能对整体性能起决定作用 |
| C.一切事物都处在变化发展之中 |
| D.事物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的变化能引起质变 |
经济减速使得百姓生活压力增加。着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让老百姓老有所养、学有所教、病有所医、住有所居,是我国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始终坚持的一个重要原则。这一原则体现的唯物史观道理是
| A.社会发展与个人活动相互影响 | B.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历史的创造者 |
| C.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 D.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 |
1933年11月,毛泽东长途跋涉到福建才溪乡进行了10多天的深入调查研究,写下了著名的《才溪乡调查》,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一论断蕴含的哲理是
①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②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③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2013年我国全年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175.86亿美元,同比增长5.25%;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901.7亿美元,同比增长17.4%。双向投资表现均明显优于全球水平。这表明
| A.我国已成为世界经济强国 | B.我国更好地发挥利用外资的作用 |
| C.我国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 | D.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不断提高 |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土地制度改革,集体土地入市交易”。“集体土地入市交易”释放的最强信号是
| A.我国农村土地等生产资料可自由买卖 | B.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
| C.集体土地的所有权发生根本的改变 | D.生产资料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将动摇 |
在下列选项中,会导致某种商品需求曲线D1向左移到D2的变量是
| A.该商品原料等生产成本增加 |
| B.该种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 |
| C.该商品的替代品的价格下降 |
| D.该商品的互补品的价格下降 |
作为中国公民,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中华文化的自信表现在
①中华文化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②中华文化比其他民族文化更优越
③对待外来文化的理性和包容态度④中华文明源流相继、从未中断
| A.②③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