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示意某区域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读图分析,完成各题。

1650~1780年该区域

A.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
B.经历了移民开垦
C.农业结构复杂
D.注重生态保护

进入20世纪后,该区域

A.气候持续干旱
B.大力发展畜牧业
C.种植业产值降低
D.实施了退耕还林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图,回答17~18题。

影响A、B地区粮食作物有所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壤条件不同
B.海拔高度不同
C.水热条件不同
D.耕作制度不同
我国粮食作物中小麦和水稻分布地区的主要界线是:()

A.长城一线
B.秦岭—淮河一线
C.太行山—巫山一线
D.阴山—燕山一线

下列哪一组山脉是我国地势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A.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 B.天山、阴山
C.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 D.长白山、武夷山

该图为沿85°E的地形剖面图,据此回答14~15题。

关于图中甲、乙两区域共同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B.以荒漠植被为主
C.以流水地貌为主 D.以内流河为主

甲、乙两区域均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其主要能源输出方式最适合采用 :()

A.铁路运输 B.航空运输
C.内河运输 D.管道运输

读图,回答11~13题。

图中四地所在大洲排序正确的是:(  )

A.①南美洲、②非洲、③北美洲、④亚洲
B.①非洲、②南美洲、③大洋洲、④欧洲
C.①南美洲、②大洋洲、③亚洲、④欧洲
D.①非洲、②大洋洲、③北美洲、④亚洲

图中四地所在国家排序正确的是:(  )

A.①阿根廷、②南非、③泰国、④法国
B.①巴西、②澳大利亚、③印度、④德国
C.①坦桑尼亚、②阿根廷、③澳大利亚、④英国
D.①赞比亚、②智利、③美国、④俄罗斯

图中四地所在国家所濒临的海洋,排序正确的是:(  )

A.①大西洋、②印度洋、③泰国湾、④地中海
B.①印度洋、②太平洋、③北冰洋、④波罗的海
C.①印度洋、②太平洋、③地中海、④北海
D.①大西洋、②太平洋、③阿拉伯海、④波罗的海

010年11月12日,第五届“中华环保民间组织可持续发展年会”在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开幕,据此回答9~10题。
第五届年会主题“低碳城市,公众责任”体现了哪一类人地关系思想(  )

A.环境决定论  B.人类中心论
C.人地相关论 D.人地伙伴论

下列做法符合该主题的是(  )

A.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 B.围湖造田
C.陡坡开垦 D.挖掘“发菜”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