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2010年,英国新首相卡梅伦表示,将继续跟随美国在阿富汗作战。你认为:
材料二: 1840年4月7日,英国议会就是否同意政府对华战争的决议案进行了激烈的辩论,一派主张对付中国的唯一的办法“就是先揍它一顿,然后再作解释”;一派对发动战争后,“对于封锁约1000或1000多英里海岸线的结果,表示某种怀疑”而加以反对。经过激烈的辩论后, 以9票微弱多数,通过了派兵侵略中国的政府对华政策。
1840年8月,义律率英舰进泊天津大沽口外,向清政府递交照会,道光皇帝接到照会后,听信谗言,以为是林则徐等办理禁烟之事不善才引起英军入侵。9月,道光帝任命琦善为钦差大臣,赴广州继续办理中美交涉,并同时将林则徐等革职查办。
(1) 内阁成员大体上是赞同还是反对?为什么?
(2) 现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如果反对,卡梅伦会不会为此而撤兵?为什么?
(3) 议会中大多数极力反对,结果又会如何呢?
(4)鸦片战争期间,中英两国的君主政体有什么不同?
(5)中英两国关于鸦片战争的一系列政策是如何作出的?两者根本的区别在哪里?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1:1773年,北荚殖民地人民说,他们只和英王之间缔结了契约。富兰克林认为,根据人民的普遍心理,只有国王才是北荚的主权权威者。 1776年发表的《独立宣言》则历数了英王的25条大罪,将其称为"专制君主"。
--据雷芳《英王在殖民地形象的改变 与北美独立意识的形成》
材料2:到1807年,在运到英国的棉花中,有60%来自美国。此后,美国始终是英国棉花的主要供应地。棉花也成为美国在1815年后最重要的经济发展动力,直到1860年,棉花出口占美国国内出口总值的一半还多。
--据沃尔夫《欧洲与没有历史的人民》
问题:
(1)1773年北美殖民地人民为什么只承认与"英王之间缔结了契约"?从当时英国政治体制的角度加以分析。
(2)分析英王形象在北美殖民地人民心中从"主权权威者"变为"专制君主"的原因。
(3)美国独立后,英美两国的经济联系并未切断。根据材2,分析19世纪中前期英美两国在经济上的相互影响。
美国某民意测验机构在中学生进行调查,要求每个学生选一位在本国早期历史上贡献最大的总统。结果,下列总统得票相近。
George Washington Thomas Jefferson Abraham Lincoln
问题:
(1)这三种选择,你认为哪一种更有道理?为什么?
(2)另外两种选择是否也有可理解之处?请简要说明理由。
阅读下列材料:
我们共和国的缔造者草拟《宪法》和《独立宣言》的气壮山河的词句时,曾签署了每个美国人与生俱来有权享有的期票。这张期票承诺赋予所有人以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的不可剥夺的权利。对有色公民而言,美国显然未能兑现这张期票。美国没有履行这项神圣的义务,不过给黑人开了张空头支票而已……
——1963年8月在华盛顿举行的“为工作和自由进军”的民权运动集会上。美国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的著名演说《我有一个梦想》
请回答:
(1)马丁·路德·金的宣言针对的是什么问题?
(2)该问题在美国独立战争胜利后是如何处理的?
(3)后来,围绕该问题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结果如何?
(4)该问题的存在反映了什么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恩格斯说:巴尔扎克是“比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切作家都要伟大得多的现实主义大师”。维克多·雨果曾经在他的墓旁满怀敬意地感叹说,巴尔扎克的“作品比岁月还多”,当他走入坟墓的同时,也“步入了永恒的光荣”。
材料2:巴尔扎克的小说集《人间喜剧,》由9l部小说组成,它们从不同侧面展现了19世纪上半期法国的全部社会生活,堪称资本主义的“社会百科全书”。
请回答:
(1)恩格斯为何称巴尔扎克为“现实主义大师”?
(2)雨果为什么说巴尔扎克的“作品比岁月还多”?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恩格斯说:“和启蒙学者的华美诺言比起来,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
材料二恩格斯说巴尔扎克的作品“汇集了法国社会的全部历史,我从这里,甚至在经济细节方面所学的东西,也要比从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东西还要多”。
请回答:
(1)材料一导致欧洲文坛出现了什么变化?出现了那些杰出人物和作品?
(2)材料二中,恩格斯为什么如此评价巴尔扎克?
(3)与巴尔扎克同一流派的欧美作家还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