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某同学要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并测弹簧的劲度系数k。做法是先将待测弹簧的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然后将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竖直放在弹簧一侧,并使弹簧另一端的指针恰好落在刻度尺上。当弹簧自然下垂时,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L0,弹簧下端每增加一个50g的砝码时,指针示数分别记作L1、L2、……、L7。
(1)下表记录的是该同学测出的8个值:
代表符号 |
L0 |
L1 |
L2 |
L3 |
L4 |
L5 |
L6 |
L7 |
刻度数值/cm |
1.70 |
3.40 |
5.10 |
6.85 |
8.60 |
10.30 |
12.10 |
14.05 |
根据表中数据,用“逐差法”计算出每增加50g砝码时弹簧平均伸长量的数值为
="___________" cm.
(2)根据以上数据,求出弹簧的劲度系数k= N/m.(g取9.8m/s2)
Ⅱ.现要测量某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备有以下器材:
电源E(电动势小于3V,内阻小于1Ω,最大允许电流1A)
电压表V (量程3V的理想电压表)
电阻箱R(调节范围0 – 99.99Ω,)
定值电阻R0 (阻值等于2.00Ω)
导线若干,电键S个
(1)将下图所示的实物连接成实验电路.
(2)闭合开关,调节电阻箱的阻值R.读出电压表相应的示数U,如下图所示,为了比较
准确方便的得出实验结论,现用作图法处理数据,图线纵坐标表示电压表读数U,则图线的横坐标应选用 .
A.R B.l/R C.U/R D.R/U
(3)根据上表数据以及第二问中选取的横坐标,某同学选取合适的标度作出了上图中所示
的图线(其中横轴的物理含义和标度未标出),则由图线可得:E= V; r= Ω.(保留两个有效数字)
Ⅲ.如图是研究小球在斜面上平抛运动的实验装置,每次将小球从弧型轨道同一位置静止释放,并逐渐改变斜面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夹角
,获得不同的射程
,最后作出了如图
所示的
图象。则:
(1)由图可知,小球在斜面顶端水平抛出时的初速度
;
(2)若最后得到的图象如图c所示,则可能的原因是(写出一个) .
质量为2kg的物体,在水平面上以v1=6m/s速度匀速向西运动,若有一个F=8N,方向向北的恒力作用于物体,在2s内物体的动能增加了。
为了探究受到空气阻力时,物体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某同学采用了“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时,平衡小车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力后,在小车上安装一薄板,以增大空气砝码对小车运动的阻力.往砝码盘中加入一小砝码,在释放小车(选填“之前”或“之后”)
从纸带上选取若干计数点进行测量,得出各计数点的时间t与速度v的数据如下表:
时间t/s |
0 |
0.50 |
1.00 |
1.50 |
2.00 |
2.50 |
v/(m![]() |
![]() |
0.19 |
0.23 |
0.26 |
0.28 |
0.29 |
请根据实验数据作出小车的v-t图像。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该同学认为:随着运动速度的增加,小车所受的空气阻力将变大,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请根据v-t图象简要阐述理由.
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物体对支持面几乎没有压力,所以在这种环境中已无法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假设某同学在这种环境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图中O为光滑的小孔)来间接测量物体的质量,给待测物体一个初速度,使它在桌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设航天器中备有基本测量工具。
物体与桌面间的摩擦力可以忽略不计,原因
是。
实验时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
待测物体质量的表达式为.
一只小 火箭放在某无大气层的星球表面的水平地面上,点火后在前5s时间内火箭受到的推力F的变化如图(a)所示,火箭速度变化如图(b)所示,不计火箭喷出气体的质量,则火箭在该星球表面由于星球的吸引而受到的重力是N,火箭的质量为kg.
从正六边形ABCDEF的一个顶点A向其余五个顶点作用着五个力F1、F2、F3、F4、F5(如图),已知F1=,且各个力的大小跟对应的边长成正比,这五个力的合力大小为,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