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董仲舒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为此,他向汉武帝提出:

A.天人感应学说 B.君权神授学说 C.独尊儒术建议 D.崇尚法制主张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7、18世纪时期,当欧洲的封建君主宣扬“君权神授”的时候,一些启蒙思想家针锋相对地提出了

A.分权制衡 B.开明专制 C.理性至上 D.社会契约

史学家曾统计英国19世纪的人口结构(①为农民,②为工人,③为中产阶级)。下列图表中符合史实的是

《明实录》记载:“禁频海民不得私出海”;“敢有私下诸藩互市者必置之重法”;明朝“命使出疆,周于四维,足履其境者三十六人,声闻于耳者三十一”。从材料中可以 看出,明初海禁政策

A.只是禁止私人的海外贸易 B.始终没有真正实施
C.禁止外国来华贸易 D.易于拓展海外市场

下图所示是民国五年的一则报纸广告。作为直接证据,它可以用于研究

A.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 B.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C.实业救国的思潮 D.五四运动期间的商人罢市状况

西汉时,一大夫随武帝外出打猎,武帝猎得一头小鹿,交大夫带回,路遇母鹿,两鹿互相哀鸣,引起大夫的恻隐之心,便放了小鹿。董仲舒断曰:“中感母恩,虽废君命,徙之可也。”即大夫胸怀母爱之情,虽然有违君命,但也应减轻处罚。董仲舒的断案体现的思想是

A.“兼爱” B.“以仁入法” C.“心即理也” D.“致良知”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