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古希腊哲学家朗吉弩斯的著作《论崇高》里有这样一段文字:“天之生人,不是要我们做卑鄙下流的动物,它带我们到生活中来,到包罗万象的宇宙中来,要我们做万物的观光者,所以它一开始便在我们心灵中植下一种热情——对一切伟大的,比我们更神圣的事高物的渴望。”这段材料反映的主要观点是

A.强调发展个性,追求民生平等 B.肯定人的价值,强调人性至上
C.提倡个人奋斗,鼓励发展私有 D.要求自由平等,反对神学世界观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一位学者认为:“除了西方自由主义的民主制度之外,已找不到足以代替它且具存活能力的其他体系。”并认为:“世界性的意识形态斗争不再存在,代之而起的将是经济流通、无止境地解决技术问题、环境问
题以及品味微妙的消费者需求之满足。”上述说法应出现于

A.巴黎公社失败时 B.世贸组织成立时
C.欧元问世时 D.两极格局瓦解时

西方史学家习惯上把15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称之为“发现的时代”,是一个“人”被发现与“物”被发现的时代,导致这些发现的共同的根本原因是

A.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 B.天主教的传播和发展
C.中国四大发明的传播和运用 D.人们追求世俗的生活享受

1947年9月,当刘(伯承)邓(小平)大军挺进中原,千里跃进并达大别山时,当地群众拉住时任该部队副司令员李先念的手说:司令员啊!前两次你们部队离开根据地,我们遭了好大的苦呀!这不会有第三次吧?这“前两次”是指

A.1926年北伐和1927年秋收起义后上井冈山
B.1935年红四方面军长征和1941年新四军北移过长江
C.1935年红四方面军长征和1946年内战全面爆发后中原突围
D.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发动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

据传1941年旧历除夕,汪精卫在家门口贴上一副对联,以效古代帝王与民同乐的风度,还以孙中山的信徒自诩,对联是这样写的:“立民族民权民生之宏愿,开为党为国为民之大业”。半夜里有人只在几个字旁添几笔,变为“立泯族泯权泯生之宏愿,开伪党伪国伪民之大业”。寄寓了国人对此君的态度,汪精卫激起民愤是因为他

A.曾担任国民政府主席 B.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C.其时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 D.与蒋介石分庭抗礼,背叛中央

黄宗羲说“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据此,可以作出合理的史论推断的是

A.明以前政府权力完全被丞相掌控
B.明以前实行皇帝与丞相分权制度
C.中国古代有把宰相制度看成是“贤人政治”体现的传统政治观念
D.宰相制度的废除是明朝中后期政治黑暗的根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