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上 董颖①
万顷沧江万顷秋,镜天飞雪一双鸥。
摩挲数尺沙边柳,待汝成阴系钓舟。
注:①董颖是宋代一个穷愁潦倒的诗人,一生为生计所迫而常年奔走异乡。
②摩挲:用手抚摸。
①诗的前两句写景,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写出了景物什么特点?
②在古诗文中,柳总与“别”有关,本诗是如何体现的?请结合诗的后两句说明。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
道旁稚子
郑獬
稚儿怕寒床下啼,两骭①赤立仍苦饥。
天之生汝岂为累,使汝不如凫鹜肥?
官家桑柘连四海,岂无寸缕为汝衣?
羡尔百鸟有毛羽,冰雪满山犹解飞!
【注】①骭(gàn):胫骨,小腿骨,亦指小腿。诗歌刻画了一个怎样的“稚子”形象?诗人刻画这一形象的主要手法是什么?
这首诗蕴含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塞路初晴雍陶
晚虹斜日塞天昏,一半山川带雨痕。新水乱侵青草路,残烟犹傍绿杨村。
胡人羊马休南牧,汉将旌旗在北门。行子①喜闻无战伐,闲看游骑猎秋原。
[注]①行子:出行的人。本诗颔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边塞风景?(3分)
请结合全诗分析最后两句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题。
乌衣巷
(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人月圆
(金)吴激①
南朝千古伤心事,犹唱后庭花。旧时王谢,堂前燕子,飞向谁家?
恍然一梦,仙肌胜雪,宫髻堆鸦。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
吕]山坡羊·燕子
(元)赵善庆
来时春社,去时秋社②,年年来去搬寒热。语喃喃,忙劫劫③,春风堂上寻王谢,巷陌乌衣夕照斜。兴,多见些;亡,都尽说。
[注]①北宋亡后,吴激被迫仕金。在一农宴喜上,偶遇流落为歌姬的宋朝宗室女子,遂有此作。②春社、秋社:古时祭祀土神一般在立春和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分别称春社和秋社。③劫劫:匆忙急切的样子。这三篇作品均通过的意象,表达了深沉的之感。(2分)
请简要赏析这三篇作品的表现手法及语言特色。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秋词二首刘禹锡
(一)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领诗情到碧霄。
(二)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①人狂。
注 ①嗾,sǒu,指使狗时发出的声音。这两首诗都描写了秋天,但各有侧重,请从思想内容上找出它们的不同之处。
这两首诗都提到了春天,那么,作者对“春”的感情评价是否一致?为什么?
阅读下面的宋诗,回答问题。
送何遁山人归蜀
[宋]梅尧臣
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
远壑杜鹃响,前山蜀客归。
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
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
[注]杜鹃:又名子规。息机:拜托琐事杂务,停止世俗活动。请简要分析首句中“绿”字的妙处。4分
答:三、四两联是怎样借助想象之景来抒发情感的?请简要赏析。4分
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