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C + CO2
2CO, 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反应速率为v1;N2 + 3H2
2NH3, 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速率为v2。对于上述反应,当温度升高时,v1和v2的变化情况为
| A.都增大 | B.都减小 | C.v1增大,v2减小 | D.v1减小,v2增大 |
某稀溶液中含有等物质的量的ZnSO4、Fe2(SO4)3、H2SO4、CuSO4,向其中逐渐加入铁粉。下列各图表示溶液中Fe2+的物质的量和加入铁粉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其中可能正确的是
ABCD
下列实验方案正确且能达到相应实验预期目的的是
A
B
C.
D.

据报道,在300℃、70MPa下由二氧化碳和氢气合成乙醇已成为现实。
2CO2(g)+6H2(g)
CH3CH2OH(g)+3H2O(g)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使用Cu-Zn-Fe催化剂可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
| B.反应需在300℃进行可推测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
| C.充入大量CO2气体可提高H2的转化率 |
| D.从平衡混合气体中分离出CH3CH2OH和H2O可提高CO2和H2的利用率 |
在下列溶液中,各组离子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 A.含有大量Al3+的溶液: Na+、Cl-、AlO2-、OH- |
| B.常温下c(H+)/c(OH-)=1012的溶液:Fe2+、Mg2+、NO3-、Cl- |
| C.能使广泛pH试纸显蓝紫色的溶液:K+、Ba2+、Cl-、Br- |
| D.能使淀粉碘化钾试纸显蓝色的溶液:K+、SO42-、S2-、SO32- |
下表所列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图所示转化的是
| 物质 编号 |
甲 |
乙 |
丙 |
丁 |
物质转化关系 |
| A |
Cu |
CuCl2 |
CuO |
Cu(NO3)2 |
![]() |
| B |
Na2CO3 |
NaOH |
NaHCO3 |
CO2 |
|
| C |
Fe |
Fe Cl3 |
Fe(OH)3 |
Fe2O3 |
|
| D |
Al2O3 |
Al(OH)3 |
NaAlO2 |
AlCl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