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写出下列基团的电子式:



 

 



 

 

___________________   ②─C≡C─________________

③ -O-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地煤矸石经预处理后含SiO2(63%)、Al2O3(25%)、Fe2O3(5%)及少量钙镁的化合物等,一种综合利用工艺设计如下:

(1)“酸浸”过程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酸浸”时铝浸出率的影响因素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个)
(3)物质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碱溶”时反应的主要离子方程式为:Fe3++3OH- = Fe(OH)3↓;
(4)已知Fe3+开始沉淀和沉淀完全的pH分别为2.1和3.2,Al3+开始沉淀和沉淀完全的pH分别为4.1和5.4为了获得产品Al(OH)3,从煤矸石的盐酸浸取液开始,若只用CaCO3一种试剂,后续操作过程是
(5)以煤矸石为原料还可以开发其他产品,例如在煤矸石的盐酸浸取液除铁后,常温下向AlCl3溶液中不断通入HCl气体,可析出大量AlCl3·6H2O晶体,结合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析出晶体的原因:

氮氧化物是大气污染物之一,消除氮氧化物的方法有多种。

(1)利用甲烷催化还原氮氧化物。已知:
①CH4 (g)+4NO2(g)=4NO(g)+CO2(g)+2H2O(g)△H =-574 kJ/mol
②CH4(g)+4NO(g)= 2N2(g)+CO2(g)+2H2O(g)△H =-1160 kJ/mol
则CH4 将NO2 还原为N2 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利用NH3催化还原氮氧化物(SCR技术)。该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烟气氮氧化物脱除技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为提高氮氧化物的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写出1条即可)。
(3)利用ClO2氧化氮氧化物。其转化流程如下: NONO2N2。已知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为2NO+ ClO2 + H2O =NO2 + HNO3 + HCl,则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是;若生成11.2 L N2(标准状况),则消耗ClO2 g 。
(4)用活性炭还原法处理氮氧化物.有关反应为:C(s)+2NO(g)N2(g)+CO2(g)△H.某研究小组向某密闭容器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炭和NO,恒温(T1℃)条件下反应,反应进行到不同时间测得各物质的浓度如下:

浓度/mol•L-1/
时间/min
NO
N2
CO2
0
0.100
0
0
10
0.058
0.021
0.021
20
0.040
0.030
0.030
30
0.040
0.030
0.030
40
0.032
0.034
0.017
50
0.032
0.034
0.017


①T1℃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保留两位小数).②30min后,改变某一条件,反应重新达到平衡,则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③若30min后升高温度至T2℃,达到平衡时,容器中NO、N2、CO2的浓度之比为5:3:3,则该反应的△H 0(填“>”、“=”或“<”).

将一支盛有a mL NO 和b mL NO2气体的试管倒立于水槽中,然后通过a mL O2,请回答以下小题:
(1)若a=b,则充分反应后试管内气体体积为_________mL。
(2)若a<b,则充分反应后试管内气体体积为_________mL。
(3)若a>b,则充分反应后试管内气体体积为_________mL。

I.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将浓硝酸保存在棕色玻璃瓶中
B.用镊子取出白磷并置于水中切割
C.把氯酸钾制氧气后的残渣倒入垃圾桶
D.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先加热再通氢气

E.把烧碱溶液放在带磨口塞的玻璃瓶中
F.把新制氯水放在无色玻璃瓶中
G.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鉴别NO2和溴蒸气
II.回忆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反应原理和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加热NH4Cl和Ca(OH)2制取NH3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气体能只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是__________(填选项编号)。
a.NH3    b.NO    c.NO2d.H2 e.CO2
(3)为何不用加热NH4Cl固体的方法制取氨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何检验氨气已收集满试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下面的虚线框中每一列、每一行相当于周期表的每一族和每一周期,但它的列数和行数都多于元素周期表。请在下面的虚线框中用实线画出周期表第1至第6周期的轮廓,并画出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线。










































































































































































































II.X、Y、Z、M、N为短周期的五种主族元素,其中X、Z同主族,Y、Z同周期,M与X、Y既不同周期,也不同族。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核外电子层数的三倍,Y的最高价与最低价的代数和等于6。N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非金属元素。
(1)X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周期,第族;
N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周期,第族。
(2)请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N单质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3)Y与Z相比,非金属性较强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可以证明该结论的实验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请将X、Z、M、N元素原子半径从大到小排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