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8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木炭还原氧化铜的探究实验;生成物是红色固体和无色气体。他们通过查阅资料后,得知氧化亚铜(Cu2O)为红色固体,因此猜想生成物里有一氧化碳和铜,还可能有CO和Cu2O。又知Cu2O和常见的酸(HNO3除外)反应生成Cu2+和Cu。为此,请你和他们一起进行如下探究。
(1)探究气体中是否有CO气体:
甲同学设计的方案是:将气体干燥后,再通过灼热的氧化铜,未反应完的气体直接排放到空气中。
乙同学设计的方案是:将气体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后,干燥,再点燃。
①甲同学实验后如果有________色固体生成,说明一定有CO气体;
②上述两种方案中可选用的一种气体干燥剂是________;
③从空气污染的角度考虑,你认为上述两种方案中________同学的方案更好,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探究红色固体中是否含有Cu2O:
①在如下方案中:a.上网查询    b.实验    c.请教老师    d.猜想
你认为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是________。
②请你设计一个简便的实验方案,检验红色固体中是否含有Cu2O。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与结论
 
化学反应方程式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某市公交车燃烧事故的原因调查中,多项证据显示,有人携带汽油上车。
(1)当空气中悬浮着一定量的汽油时,一个小火星就足以使其燃烧,这说明汽油的着火点较(填“高”或“低”)。
(2)能闻到汽油气味的微观解释是
(3)乘坐汽车、火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时,下列物品禁止携带的是(填序号,下同)。
A.鞭炮B.水果、蔬菜 C.酒精 D.书刊杂志
(4)这次事故引发了人们对消防安全问题的讨论,下列观点不合理的是
A.公交车上要配备消防器材B.公交车上的坐椅用阻燃材料制成
C.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D.在车上立即拨打火警电话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面是元素周期表中1−18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示意图,根据提供的信息回答:

(1)第11号元素属于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第2号元素的名称为
(2)第16号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

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由多种氨基酸构成,是复杂的相对分子质量巨大的物质。α-丙氨酸是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之一,下图是α-丙氨酸的分子结构模型图,据此回答:

(1)α-丙氨酸属于(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α-丙氨酸由种元素组成,其相对分子质量为

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A装置中铁丝没有燃烧的原因(只需答一点)
(2)B装置中,分别加入相同体积的下列试剂后,迅速拧紧瓶盖并振荡,能使质地较软的塑料瓶变瘪的是(填序号)
a.水 b.氢氧化钠溶液 c.浓硫酸d.澄清石灰水
(3)C装置中,实验现象为燃着的蜡烛由下至上熄灭,原因为

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已采用新一代饮用水消毒剂ClO2,请回答下列问题:
(1)ClO2读作
(2)ClO2分子中氯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为,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精确到0.1%)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