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气候统计标准划分的四季,北半球的春季指
A.2、3、4三个月 | B.3、4、5三个月 | C.4、5、6三个月 | D.5、6、7三个月 |
只有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方法来改变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公众积极参与,选购带环境标志的产品等,才能使可持续发展从观念走向实践。据此完成小题。“十五”期间,我国重点开发环境无害化技术,实行清洁生产的目的是()
A.将污染预防控制在生产全过程中 |
B.主要控制生产产品的无污染 |
C.防止原料、燃料的污染 |
D.减少产品最终报废处理过程中的污染 |
带环境标志的产品与同类产品相比,具有的优点是()
A.低毒少害,节约资源 | B.高质高能,技术先进 |
C.减少废料 | D.省时省力,净化环境 |
下图是“我国太行山东侧和西侧的交通和城市分布图”。读图回答小题。太行山以西的城市分布特点是 ( )
A.沿黄河分布 | B.沿铁路和河谷分布 |
C.沿山麓地带分布 | D.沿冲积扇边界分布 |
太行山以东的两条铁路线上西侧一线的城市规模较大,其主要原因不正确的( )
A.地势较高,不易受洪灾影响 |
B.沿大道、公路分布,形成较早 |
C.河流沿岸,水运便利 |
D.地形平坦,易于城市建设 |
铁路交通对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下列哪一城市是图示地区因铁路而兴起的( )
A.太原 | B.石家庄 | C.武汉 | D.株洲 |
中国社会科学院最新发布了2012社会蓝皮书《2012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蓝皮书指出,我国将近三成的农业户籍人口已经居住在城镇,城镇化过程对农业人口具有巨大吸引力,当这将近三成的农业户籍人口已经居住在城镇之后,我国的城镇化结构也将发生变化。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李培林指出:去年,2011年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城市人口超过乡村人口,城市化水平超过50%。这标志着中国数千年来以农村人口为主的城乡人口结构发生了逆转,可以说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件大事。据此回答问题。关于城市化标志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城市人口增加,乡村人口减少 |
B.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增加 |
C.乡镇企业蓬勃发展 |
D.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农业用地转为非农业用地 |
提高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有效途径是 ( )
A.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
B.在小城市周围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逐步形成城市群 |
C.优化城市产业结构,增加工业产值 |
D.调整行政区划,合并城市,扩大城市管辖面积 |
目前,发达国家和地区出现逆城市化现象,这说明( )
A.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 B.乡村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
C.城市人口拥挤,物资短缺 | D.农村经济的衰败 |
上海郊区顾某一家有7口人,2007年之前种0.5公顷地;2008年承包10公顷农田,建起家庭农场;2009年起,用部分承包地,建了年上市1500头肉畜规模的生态养殖基地,形成了种养结合的家庭农场。养殖基地畜粪便连续还田2年后,顾某农场与其他单纯粮食家庭农场相比较,每公顷种粮化肥成本降低20%,粮食产量和品质均有提高。2010年其全年种养收入超过18万元。据此完成下列小题。该家庭农场农田面积增加主要是由于
A.土地流转 | B.人口减少 | C.开垦荒地 | D.生态好转 |
种养相结合的家庭农场生产方式
A.化肥用量会提高 | B.土壤矿物质渐增加 |
C.市场适应性增强 | D.农业科技投入减少 |
2011年初,陕西省一场为期十年,移民规模远超三峡工程的大迁徙计划正式启动,移出地区主要是地质灾害多发和极端贫困缺水的山区,涉及280万人(其中陕南240万人、陕北39.2万人),预计耗资1 100亿元。读“陕西省人口密度分布图”,回答小题。陕西省①地区人口稠密的主要原因是 ( )
A.地势平坦,开发历史悠久 |
B.地势较高,土质疏松,便于耕种 |
C.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适宜 |
D.濒临海洋,海陆交通便利 |
有关陕西省大规模生态移民的表述错误的是 ( )
A.迁出区环境承载力低 |
B.通过移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当地生态环境 |
C.移民后移出区环境人口容量增大 |
D.生态移民是尊重自然规律的必然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