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认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这是因为它( )
①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②牢牢地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③正确地总结了时代的实践经验④正确地概括了时代的认识成果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美国总统奥巴马访问中国期间,他从故宫的建筑上领略了中华文化的特色,从观赏商周青铜器到清代九桃瓶的七件文物上体验了中国历史的厚重。这说明( )
| A.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 B.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
| C.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 D.文化对政治发展具有重要的反作用 |
2010年8月28日,由中央电视台和国家汉办主办的第三届“汉语桥”在华留学生汉语大赛总决赛在京落下帷幕,共有来自32个国家的近百名留学生参与决赛阶段的角逐。“国家强则文化盛,国家强则文化强。”当今全球的“汉语热”是与中国国力和影响力的上升密不可分的。材料告诉我们
①文化是政治和经济的反映 ②文化的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③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④推广汉语是世界文化多元化的需要
| A.①② | B.②④ | C.②③ | D.③④ |
2010年5月17日闭幕的第六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总成交额达到1084.34亿,文博会在推动出口和交易方面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这说明
| A.文化对经济具有决定作用 | B.文化与经济经济相互交融 |
| C.文化与经济发展是同步的 | D.文化作为一种物质力量,推动经济发展 |
下列成语体现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的是
| A.标本兼治 | B.釜底抽薪 | C.居安思危 | D.金无足赤 |
20 
10年12月1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11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数据,其中1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5.1%,创28个月新高。这已经严重影响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此,我国央行在不到9天时间里两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防止发生严重的通货膨胀已成为当前国家宏观调控的重中之重。这启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
| A.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 B.不能忽视次要矛盾 |
| C.要抓住事物的本质和主流 | D.重视矛盾双方的转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