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国是人口第一大国,又是人均资源短缺的发展中国家。有专家指出转变发展方式,刻不容缓的是我们必须转变单纯以GDP的增长来衡量发展这样的观念,要倡导节约、拒绝奢华,珍惜公共财富,创造基于科技创新的新兴财富的价值观。这种观点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① 人们的价值选择是建立在价值判断基础上的 
② 意识不仅反映世界,而且能够现实的改造世界
③ 价值观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具有导向和制约作用
④ 引导我国公民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实现人生价值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8月17日~19日进行的2010中国互联网大会的主题就是“宅经济·新生活”。 天气热,许多人都“宅”在家里不愿出门,而包括电子商务、在线娱乐、游戏为代表的网上经济及其产业链上其他行业的商业交易,也让人不必出门,轻点鼠标,就可以购物、游戏、看电影、订票、订餐等,还可以开网店,进行其他电子商务运作。材料表明
①人们的消费方式发生变化②人们的生产方式发生了变化
③人们的消费心理发生了变化④新的经济生活来自于生产力的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10年9月13日,世界经济论坛2010年新领军者年会在天津开幕。温家宝指出: 我们正在经历一个“中国制造”的阶段,这是发展中必然要经历的一个阶段。但有时我也为此难过,中国出口到外国的产品,大部分利润被外国企业拿去,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品牌。一双男士高筒袜,如果用外国的品牌可以卖8美元,但中国企业只能得到1美元。要改变这一现状
①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现产业的优化和升级
②扩大投资规模,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
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④加大人力和物力资源的投入

近期,国内农产品“接力式”的价格上涨引发各方关注:先是绿豆、大蒜、生姜等小宗农产品价格飙升,再是小麦、玉米、水稻等粮食价格较快上涨。进入8月份,国内三大主粮价格轮番创出历史新高。下列对粮食价格上涨认识正确的是
①粮食价格上升,人们对粮食的需求骤减②粮食的需求弹性小
③粮食的需求弹性大④粮食价格上涨会增加人们的消费负担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流通中的货币既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下列关于流通中货币量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
②流通中的货币量与货币的流通速度成正比
③当通货膨胀时,流通中的货币量减少
④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A.①③ B.①④ C.①② D.②③

“商品---货币---商品”的流通过程中,“商品---货币”阶段的变化既重要又困难,“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的所有者。这句话表明
①商品生产者要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的商品
②这一过程中货币起着商品流通的职能
③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时,需要的是观念的货币
④商品生产者勇于承担社会责任,重视商品的使用价值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