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记载:1950年以后,全国掀起削减西方人特别是美国人影响的运动。好莱坞的电影受到批判,后来遭到禁演,苏联和中国的电影取而代之;西方人的服装和西服受到批判,旗袍和其他被视为“资产阶级的”中国服饰也遭到了批判;开始流行中国式的服饰,各种各样的制服大行其道,其中最有名的中山服、解放服或列宁装,以后又流行所谓的毛式短上衣。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建国初期社会物资比较匮乏 | B.受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 |
| C.冷战与国内政治环境的影响 | D.受苏联社会主义思潮的影响 |
“先抓吃穿用,实现农轻重”横批“综合平衡”是周总理1962年在全国财经工作会议上的即兴对联。此联是对当时党中央哪一方针路线通俗易懂的注解()
| A.“一化三改造”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
| B.“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
| C.“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总路线 |
| 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
右图是“信谊化学制药厂股份有限公司”1948年发行的股票。在股票的背面盖有“1955年度股息红利及1956年一、二季度定息发讫”的印章。印章中“股息红利”到“定息”的变化,主要是由于企业()
| A.经营效益的变化 | B.分配制度的变化 |
| C.生产方式的变化 | D.所有制性质的变化 |
著名学者费正清曾提出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为什么1911年的革命不能建立西方式的新中国呢?”这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你认为其中的根本原因是()
| A.中外反动势力过于强大 | B.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
| C.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 D.封建思想根深蒂固 |
右图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日本输入中国商品总值表。一战期间美国、日本对华经济政策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 A.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
| B.美国日本乘机扩大了对华经济侵略 |
| C.群众性的抵制日货运动蓬勃兴起 |
| D.西方列强在华侵略格局发生变化 |
有学者这样描述中国近代经济的基本格局:“第一世界已是马达隆隆、汽笛长鸣,是工业文明曙光初现,而第三世界则依然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传统的畜牧业经济,第二世界则是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男耕女织,耕织结合的传统农业经济。”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近代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②民族工业占绝对优势
③经济发展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别④形成均衡发展的经济格局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