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提到“……,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西汉时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
| A.当时的南方已经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 |
| B.当时南方各地自然条件好但耕作技术仍然相对落后 |
| C.我国南方的贫富分化较为严重 |
| D.江南地区的农业生产技术已经相当发达 |
1911年,英国通过新的议会法,规定首相必须来自下院,后来英国《上院贵族法》又规定, 世袭贵族可以放弃世袭头衔成为平民,参加大选成为下议员。可见英国( )
| A.下院成为权力中枢 | B.贵族与平民矛盾得以缓和 |
| C.贵族制度已经消失 | D.法律保障贵族政治特权 |
根据罗马的习惯和法律,代表共和国权力与尊严的元老贵族不得从事包括航运与金融在内的商业活动。共和末年,元老们常常通过亲属参与商业活动,同时,大量经商致富的“新人”也进入了元老院。政治权力便从各种不同的渠道,被引进到流通领域中去。这里论述的是()
| A.元老院职能发生了重大改变 |
| B.公民法比万民法更灵活实用 |
| C.罗马法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价值 |
| D.商品经济发展对罗马产生双重影响 |
下图为古代雅典居民结构的比例图,观察图示信息,对于雅典民主与居民的政治联系,下列叙述准确的是()
| A.雅典超半数的居民拥有公民权 |
| B.外邦人享有雅典最广泛的民主 |
| C.少数奴隶主贵族独享雅典民主 |
| D.雅典民主的社会基础为自由民 |
1996年,中俄宣布建立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1997年,中美两国元首决定,共同致力于建立中美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1998年,中国、欧盟双方表示希望建立面向21世纪的长期稳定的建设性伙伴关系。这表明中国( )
| A.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
| B.努力为改革开放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 |
| C.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 |
| D.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说:“我认为美国政府必须首先采取步骤来结束中国与世隔绝的状态。我们必须采取这些步骤,因为由于目前存在的看来是无法调和的分歧,苏联不可能采取这些步骤。”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 A.美国坚持孤立中国的政策 |
| B.美国试图与中国改善关系 |
| C.美国希望瓦解中苏同盟关系 |
| D.美国认为美中矛盾大于中苏矛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