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认为: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有极关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抟成,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这个时期应是
A.春秋战国 | B.秦汉 | C.隋唐 | D.明清 |
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后,德国敦促日本北上进攻苏联,实施预谋已久的战略配合,但日本最终也未能对苏宣战,其原因是()
①日本打算坐收渔翁之利
②日本认为当务之急是南洋战场的开辟
③德日《反共产国际协定》早已失败
④日本深陷中国战场,力不从心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某校举办了一次历史小报展览,有一位同学在小报中有下列一段叙述:1939 年9月1日,德军突袭苏联,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1942年7月,德军进攻苏联南方的战略要地列宁格勒,苏军进行了殊死的抵抗,1943年2月,苏军取得战略胜利。1943年苏美英三国首脑在雅尔塔召开会议,确定了对德作战的方针;会后英美联军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1945年5月,美军攻占柏林,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他的叙述中有几处史实性错误?()
A.1处错误 | B.2处错误 | C.3处错误 | D.4处错误 |
罗斯福说:“德日把不帮助轴心国家的一切民族和国家当作全体轴心国的共同敌人,这就是他们明确的总体战略,所以只有类似的总战略才能抗衡它。”罗斯福说的“类似的总战略”是指()
A.美国通过租借法案帮助被轴心国侵略的国家 |
B.美英发表《大西洋宪章》结成共同反对“纳粹暴政”的联盟 |
C.美国对日本和德国等轴心国宣战 |
D.所有对轴心国作战的国家结成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
一战后,德国外长西蒙斯说:“必须对敌人的策略有所估计。敌人当中,一些人想挤牛的奶,另一些人想割牛的头”。根据史实分析割牛头者对德的策略是()
A.最大限度的削弱德国,以便确立其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 |
B.采取绥靖政策 |
C.扶植德国 |
D.防止德国东山再起 |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描写到:到9月中旬时,德国人已打到这座城市的中心,在那里,他们陷入了困境。他们的飞机已将这座城市炸成一片废墟。似乎有悖常理的是,这使德国人不能利用他们的坦克优势,而坦克在开阔的草原地带已被证明是十分有效的。……这变成了“老鼠战”,人们在地下室里、在屋顶上、在小巷、院子和下水道里短兵相接。这描述的战役是()
A.莫斯科战役 | B.斯大林格勒战役 |
C.索姆河战役 | D.阿拉曼之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