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分)阅读下列图片
图片一 元杂剧壁画 图片二 同光十三绝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元杂剧能够兴盛的原因?
(2)图片二反映了同治光绪年间的什么戏剧成就?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剧种的艺术特色。
(3)谈谈你对中国传统戏剧的看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的欧洲启蒙思想家对初期传入的中国文化的研究很热心。伏尔泰赞扬中国的历史记载说:“绝无埃及人和希腊人那种自称受到神的启示的上帝的代言人,中国人的历史从一开始便写得合乎理性。”狄德罗称赞儒家政治:“只需以理性或真理,便可以治国平天下”。
材料二 陈独秀等号召人们“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的囹圄”,提出德先生与赛先生的口号。他指出: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与旧文学。
材料三 那时的许多领导人,还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他们使用的方法,一般还是资产阶级的方法,即形式主义的方法……他们对于现状,对于历史,对于外国事物……
——毛泽东《反对党八股》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启蒙思想界从什么角度评价中国文化?这些评价有何特点?
(2)材料二中的领导们是如何运用西方文化的?对中国社会的发展有怎样的积极意义?
(3)材料三中毛泽东指出“那时”的“他们使用的方法”存在哪些不足之处?中国共产党人在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是如何运用西方先进思想的?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政治制度多有创新,且体系完备、影响深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没有人敢于想象皇帝的儿子竟会跟平民一样,没有拥有土地,没有拥有奴隶群。
——《野鬼:千古一帝----秦始皇》
材料二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材料三素以尊重传统、崇尚中庸的英吉利民族中,极端道路往往是行不通的。……光荣革命吸取了40年代革命和1660年“复辟解决”两方面的教训,既摒弃了无限制的斗争,又避免了无原则的调和……它遏止了1661年后出现的君主专制主义趋势,根本改变了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同时又没有割断历史,超越传统。
——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
(1)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与周王朝体制相比,材料中 “划时代的突破”指的是什么?其历史进步性怎样?据材料二,概括科举制对于现代人才选拔的历史借鉴价值。
(2)材料三中“根本改变了英国政治制度发展方向”指的是什么?据材料指出英国政治制度“没有割断历史,超越传统”原因何在?
民主政治建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主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希腊民主是人类实践民主和追求自由的开始,是后世追求民主、自由不竭的智慧源泉,是人类文明史上璀璨的明珠。
——《关于古希腊民主制度之局限研究》
材料二建筑被称作“凝固的历史”。如果你到美国华盛顿旅游,便会看到眼前三大建筑物。
(1)结合所知识指出,古希腊民主为“后世追求民主”提供了哪些智慧?美国创建之初,华盛顿等人没有照搬当时英国的民主模式,而是制定了新的体制。请你结合上面三大建筑物所承载的政治功能,联系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材料三辛亥革命的悲惨结果可由以下因素来解释:组成官僚的知识分子.专心于儒家经典。……中国几乎没有借用国外东西的传统。尽管l9世纪后半叶中国的确发生了变化.但其变化的速度远远落后于对西方作出反应的其他国家。部分人试图在中国建立从美国观察到的制度。由于他们建立的制度显然对中国人民毫无意义,因此它们很快就在中国的政治现实面前土崩瓦解。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据材料三,指出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你是否同意“革命派建立的制度显然对中国人民毫无意义”这一观点?结合所学说明理由。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近岁士庶之家侈靡相尚,居第服玩,僭拟公侯……
——《宋会要辑稿》刑法二
材料二 自淳祐(南宋理宗年号)年来,衣冠更易。有一等晚年后生,不体旧规,裹奇巾异服,三五为群,斗美夸丽,殊令人厌见,非复旧时淳朴矣。
——《梦梁录》卷十八
(1)分析说明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历史现象与宋代理学兴起和发展之间的联系。
(2)若进一步探究宋代理学兴起和发展的原因,你认为还需要补充什么材料?举一例说明。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科技发明的统计资料
年代 |
科技发明(件) |
中国科技发明 |
世界其他国家科技发明 |
||
件数 |
百分比 |
件数 |
百分比 |
||
公元l-400年 |
45 |
28 |
62% |
17 |
38% |
公元401-1000年 |
45 |
32 |
71% |
13 |
29% |
公元1001—1500年 |
67 |
38 |
57% |
29 |
43% |
公元1501—1840年 |
472 |
19 |
4% |
453 |
96% |
-----根据《自然科学大事年表》的统计
材料二 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材料三 作为官方正统思想的儒学,强调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安天立命、修已安人,缺乏研究、开发自然的传统。当科学技术处于以总结经验、收集材料为主的传统科技阶段时,其影响尚不明显,因此中国古代还有可能在技术方面做出领先于西方的贡献。但一旦进入理论升华阶段,哲学观和自然观的影响就至关重要。
——摘自岳麓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必修三》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简要归纳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阶段性特点。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3)依据材料三,概括中国古代科技在近代落后于西方的原因。
(4)根据以上材料,你如何看待思想和科技发展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