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为了研究在温度对苯催化加氢的影响,以检验新型镍催化剂的性能。采用相同的微型反应装置,压强为0.78Mpa,氢气、苯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5:1。定时取样分离出氢气后,分析成分得如下表结果:

温度/℃
85
95
100
110~240
280
300
340
质量分数(%)

96.05
91.55
80.85
0
23.35
36.90
72.37
环己烷
3.95
8.45
19.15
100
76.65
63.10
27.6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当温度超过280℃,苯的转化率迅速下降,可能是因为该反应为吸热的可逆反应
B.在110~240℃苯的转化率为100%。说明该镍催化剂活性较高,能够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催化而且不发生副反应
C.增大压强与提高氢气、苯的物质的量比都有利于提高苯的转化率
D.由表中数据来看,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苯的转化率先升高后降低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探究温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标准状况下,一个充满Cl2的恒容密闭容器的质量为74.6 g,若改充满N2,其质量为66 g,则容器的容积为:

A.5.6L B.11.2L C.2.24L D.4.48L

在一个恒容密闭容器中盛有22g气体X (X的摩尔质量为44g·mol-1),容器内压强2×104Pa。若在相同温度下继续把气体X充入容器,使容器内压强增大到5×104Pa,则这时容器内气体X的分子数约为:(注:恒温恒容下,气体的压强之比等于气体的分子数之比)

A.3.3×1023 B.3.3×1024 C.7.5×1023 D.7.5×1022

某同学想要从碘的饱和水溶液中萃取碘,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使用分液漏斗前应先检查其是否漏液
B.可以选用苯、汽油、酒精和四氯化碳为萃取剂
C.若用四氯化碳为萃取剂,将两种液体混合,充分振荡,静置,分层后,下层液体呈紫红色
D.分层后,打开分液漏斗活塞,使全部下层液体沿承接液体的烧杯内壁流出,然后上层液体从漏斗上口倒出

下列各组物质按纯净物、混合物、电解质、非电解质的顺序排列的是:

A.纯碱、氯水、氢氧化钠、干冰
B.醋酸、盐酸、铜、氨气
C.石灰石、石油、水、硫酸钡
D.烧碱、海水、氯化钠、氯气

试管中盛有少量白色固体,可能是铵盐,检验的方法是:

A.加氢氧化钠溶液,加热,滴入酚酞试剂
B.加氢氧化钠溶液,加热,滴入紫色石蕊试剂
C.加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将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
D.加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