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相邻的碱基A与T是通过下列哪项连接的( )
A.氢键 | B.—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 |
C.肽键 | D.—磷酸—脱氧核糖—磷酸— |
结合表中数据,指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成分线粒体膜 |
蛋白质(质量分数/%) |
脂类(质量分数/%) |
外膜 |
52 |
48 |
内膜 |
76 |
24 |
A.内膜含有许多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 B.内膜比外膜具有更多的功能 |
C.内膜、外膜的化学组成大致相同 | D.内膜表面积大,导致蛋白质含量高 |
右图是胡萝卜在不同的含氧情况下从硝酸钾溶液中吸收K+和NO3-曲线。影响A、B两点和B、C两点吸收量不同的因素分别是 ( )
A.载体数量、能量 B.能量、载体数量
C.载体数量、离子浓度 D.能量、离子浓度
为验证光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必要条件,设计如下实验:选择生长状况一致的小麦幼苗200株,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处理并预期结果。下面是关于实验组或对照组的处理方法和预期结果的几种组合,其中正确的是
①实验组 ②对照组 ③黑暗中培养 ④在光下培养 ⑤生长育好 ⑥生长不良
A.②③⑤ | B.①③⑥ | C.①④⑤ | D.②④⑥ |
右图是两类不同植物叶片部分结构的示意图。下列叙述合
理的是
A.甲是C3植物,C02中C的转移途径是:CO2→C3→(CH2O) |
B.乙是C4植物,C02中C的转移途径是:C02→C4→C3 |
C.甲是C4植物,C02中C的转移途径是:C02→C4→C3 |
D.乙是C3植物,C02中C的转移途径是:C02→C3→C4 |
一位科学家用高浓度的糖溶液饲喂一只动物,在接下来的3小时内,
每隔半小时检查该动物血液中血糖的浓度。试验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食用糖后的时间(min) |
0 |
30 |
60 |
90 |
120 |
150 |
180 |
血糖浓度(mg/dL) |
75 |
125 |
110 |
90 |
75 |
75 |
75 |
A.该动物正常的血糖浓度是75mg/dL |
B.120min时,血糖浓度降至75mg/dL,主要是胰岛素分泌增多促进血糖利用和转化 |
C.180min时,血糖浓度仍维持在75mg/dL,主要是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促进肝糖元分解 |
D.60min时,胰岛素分泌会促进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