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18分)已知桃树中,树体乔化与矮化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D、d控制),蟠桃果形与圆桃果形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H、h控制),蟠桃对圆桃为显性,下表是桃树两个杂交组合的试验统计数据:
亲本组合 |
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株数 |
||||
组别 |
表现型 |
![]() |
乔化圆桃 |
矮化蟠桃 |
矮化圆桃 |
甲 |
乔化蟠桃×矮化圆桃 |
41 |
0 |
0 |
42 |
乙 |
乔化蟠桃×乔化圆桃 |
30 |
13 |
0 |
14 |
(1)根据组别 的结果,可判断桃树树体的显性性状为 。
(2)甲组的两个亲本基因型分别为 ;乙组的两个亲本基因型分别为 。
(3)根据甲组的杂交结果可判断,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理由是:如果这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则甲组的杂交后代应出现 种表现型。比例应为 。
(4)桃树的蟠桃果形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已知现有蟠桃树种均为杂合子,欲探究蟠桃是否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即HH个体无法存活),研究小组设计了以下遗传实验,请补充有关内容。
实验方案: ,分析比较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①如果子代 ,则蟠桃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
②如果子代 ,则蟠桃不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
Ⅱ. (4分) 图示遗传系谱中有甲(基因为D、d)、乙(基因为E、e)两种遗传病,其中一种为色盲症。已知Ⅱ8只携带一种致病基因。请分析回答:
根据上图可判断为色盲症的是 病(填甲或乙);而另一病属于 遗传病。
Ⅱ6的基因型为 。Ⅲ13个体乙病基因来源于I代中的 。
人体生命活动受多种机制调节,例如下图是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1)从反射弧的结构环节上看,①和②属于,③→⑩属于。皮肤、血管,立毛肌等在反射弧中属于。在反射弧中,接受信号并综合分析、发出指令的部分叫。
(2)当环境温度较低时,皮肤血管会,甲状腺的分泌活动会 。
(3)神经和激素都可以对体温进行调节,你认为在这两种调节方式中是以 调节为主。
(4)直接在⑦上施加适宜刺激,骨骼肌会收缩,该过程是反射吗?
(5)在特异性免疫中能产生抗体的细胞是。正常人体内都有可能出现细胞癌变,在癌细胞较少、免疫系统又正常的情况下,要消灭癌细胞可以依靠体内的免疫。
某植物花的颜色由两对非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A基因控制色素合成(A:出现色素,AA和Aa的效应相同),B为修饰基因,淡化颜色的深度(B:修饰效应出现,BB和Bb的效应不同)。现有亲代P1(aaBB、白色)和P2(AAbb、红色),杂交实验如图:
(1)上述杂交实验表明,A和a、B和b这两对等位基因在遗传过程中遵循。
(2)F2植株中,纯合子植株花色的表现型及比例是。
(3)F2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___种,其杂合个体在F2中大约占_______________。
(共10分)
(一)根据右面雄果蝇染色体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细胞中有对同源染色体。
(2)此细胞中有个染色体组。
(3)一个染色体组所包含的染色体是。普通小麦为六倍体,用其花药进行离体培养,所得植株的体细胞中含______个染色体组,被称为_______倍体。
(二)下图所示为用农作物①和②两个品种分别培养出④⑤⑥⑦四个品种的过程。
(1)用①和②通过I和II过程培育出⑤的过程所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
(2)通过III和V培育出⑤的育种方法的优点是
(3)③培育出④的过程叫,IV、V过程需要用相同化学物质的处理,该物质作用机理是。
如图是物质进出细胞的三种方式的模式图(黑点代表物质分子),据图回答:
(1)图甲表示______,图乙表示____,图丙表示_____。
(2)物质进出细胞需要消耗能量的是[ ]_____,O2从肺泡扩散到血液中的方式是[ ]_______,物质进出细胞需要载体蛋白而不消耗能量的方式是[ ]______。
(3)与甲方式相比,丙方式的主要特点是需要借助_______,该物质是在细胞内的___________上合成的。与丙相比,乙方式的不同之处是需要______,主要来自于_______(细胞器)。
(4)加入细胞呼吸抑制剂,__________方式将会受到影响。(填图中字母)
下列是某化合物的结构简图,据图回答:
(1)图中的①表示_______(用文字表示),⑥表示______(用文字表示),④表示_______(用文字表示)。
(2)图中的化合物是由____个氨基酸分子失去______分子水形成的,这种反应叫做_________,该化合物的名称是________。其中R基有_______种,图中的___________(用序号表示)代表R基。
(3)图中有_______个肽键,有________个氨基和________个羧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