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细胞有丝分裂的分裂期开始时,如果它的染色体数为N,DNA含量为Q,则该细胞分裂后每个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DNA含量分别是( )
A.N和Q | B.N/2和Q/2 | C.N和Q/2 | D.N/2和Q |
下列有关生物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健那绿染液可以使用8%HCl水解后的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 |
B.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用KNO3溶液代替蔗糖溶液现象会更明显 |
C.用甲基绿和吡罗红对人口腔上皮细胞进行染色,发现细胞核呈红色、细胞质呈绿色 |
D.检测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与用于检测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虽然其成分相同但用法和用量均不相同 |
下列关于生物体内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细胞内的化合物都是以碳链为骨架 |
B.鸟嘌呤是构成DNA和RNA的成分之一 |
C.蛋白质的稳定性高于DNA |
D.麦芽糖和乳糖水解的产物都只有葡萄糖 |
几十年前,新西兰有一个牧场的大片牧草长势很弱,有的甚至发黄枯萎,即使使用了大量氮、磷、钾肥也无济于事。后来人们偶然发现场内的一小片牧草长势十分茂盛。原来这一小片“绿洲”的附近有一座钼矿,矿工上下班总是抄近路走,他们的鞋子上粘有矿粉,正是矿工鞋子踩过的地方牧草长得绿油油的。经过科学家的化验和分析,一公顷牧草只需 150g 钼就够了。下列关于这一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钼是植物必需的大量元素 |
B.钼肥比氮、磷、钾肥效果好 |
C.钼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
D.钼是一种高效肥料,只要有了钼,植物就能正常生长 |
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是科学家探究、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了耐人寻味的曲折。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英国科学家虎克最终建立了细胞学说 |
B.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
C.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是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 |
D.德国科学家魏尔肖的名言是“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 |
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到一细胞之后,欲换用高倍显微镜进一步观察,下列操作步骤中不正确的是( )
A.将要观察的细胞移至视野的中央 |
B.将凹面反光镜换成平面反光镜 |
C.转动转换器,将高倍物镜正对通光孔 |
D.使用细准焦螺旋将物像调整清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