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写道:“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这一观点
| A.用全球史观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
| B.说明研究者的立场与视野影响史学研究的成果 |
| C.用文明史观客观评价了英国发动侵略的影响 |
| D.说明新史观推动了史学研究的新发展 |
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曾这样评价当时中国的君主专制:“中国政府只有施用棍棒才能让人民做这些事情,政府与其说是管理民政,毋宁说是管理家政。”下列措施最能体现这一论断的是()
| A.实行行省制度 | B.废丞相,权分六部 |
| C.设立内阁制 | D.增设军机处 |
在谈到明朝内阁的作用时,有学者指出:“内阁成员犯不着为了皇帝去得罪其他文官,事实上他们也没有这个权力。没有宰相的权力和地位,却要承担宰相的罪责,去充当皇帝的挡箭牌、替罪羊,这是任何明智的人都不会去做的事情。”这意在说明内阁的设立()
| A.直接导致了皇权削弱 |
| B.加强了对百官的监察 |
| C.弥补了明太祖废丞相带来的弊端 |
| D.不利于政府机构间的协调与监察 |
中国古代某时期制定的选官标准,史称“四科取士”:“日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日明达法令,足以决疑,能案章覆问,文中御史;四日刚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以决,才任三辅令。”该时期是()
| A.两汉时期 | B.魏晋时期 |
| C.隋唐时期 | D.明清时期 |
公元前720年,周平王去世,即位的桓王遵从其遗愿,将大权交给西虢公,心怀不满的郑庄王既不为平王奔丧,也不朝贺新王登基,却命人侵入王室疆土,抢夺已成熟的庄稼,从此“周郑交恶”。该状
况反映出()
| A.天子权力开始削弱 | B.贵族政治彻底瓦解 |
| C.宗法制度遭到破坏 | D.分封制受到冲击 |
王国维说:“盖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材料反映的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特点是()
| A.封建等级秩序森严 | B.中央集权尚未形成 |
| C.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 D.政治与血缘相结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