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作坊里的日本人有“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的特征。他们在数百年不被外族征服的优越中,在精神层面上向来蔑视一切外来文化。但出门便是深深的海洋而且资源贫乏的现实,又使他们充满生存危机感,所以在技能层面非常注重乃至模仿先进的东西。在国弱时,他们谦卑地对外点头哈腰,默默拿来先进才智,然后悄悄的在作坊里加班加点地消化,乃至超越。一旦确信自己在技能上超越了别国,便会出奇不意地创造神话。
——《作坊里的日本》
材料二 对被侵略地区而言,……它原有的文明难以抵御欧洲国家的入侵,要继续生存,就必须进行变革。……在这些国家,由于“传统”和“变革”之间力量对比配置不同,各自的社会、文化态度不同,因此现代化的道路不同,发展的速度也不同。
——钱乘旦《再论世界近现代史的主线是现代化》
(1)结合日本19世纪下半期改革的相关史实,说说日本人是如何“‘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的?(5分)
(2)依据材料二指出19世纪下半期中、日两国改革的共同原因,及其改革结果不同的原因。(5分)
阅读下列材料:
请回答:
(1)有人认为,二战的爆发完全是由材料一中三个战争狂人引起的。你如何看待这种观点?(6分)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什么。二战爆发初期,英法等国是否立即放弃了绥靖政策?结果如何?(6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而最糟糕的是……我们普遍都有的乐观主义欺骗了我们,因为每个国家都相信别的国家将在最后一分钟被吓退……战争的影子蔓延过我们那全部的时代,不会再从我们这里消失;战争的影子笼罩着我们日日夜夜的每一个念头……
——茨威格《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
材料二 在一战期间,美国一些资产阶级和平团体积极主张建立一个调解国际纠纷的机构。美国总统威尔逊非常赞成这个主张,并将此纳入他的“十四点原则”,力主建立国际联盟这样一个组织……国联虽然是各国为防止武装冲突、加强普遍和平与安全而建立国际机构的第一次尝试,但在实践中却没有起到维护和平的作用……
——《20世纪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这场战争对欧洲造成的影响。(5分)
(2)材料二认为国联“在实践中却没有起到维护和平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这一观点。(2分)
(3)国联的成立为什么没能阻止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3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一项英、法、苏三方互助条约将被描述为一个反轴心国的“意识形态”集团的形成。人们将会说我们放弃了进一步保持公正的努力,正在蓄意准备进行对立的大国集团之间的战争。这意味着英王陛下政府最终放弃了与德达成谅解的一切希望。
——《英国外交文件》
材料三 英国首相张伯伦说:“我必须承认我对俄国极度地不信任……而且我怀疑它的动机,我认为这些动机与我们的自由概念没有多少联系,并且它只关心把别人弄得人人不和”。
——费林《张伯伦的一生》
材料四 事关紧迫,即使与魔鬼妥协也在所不惜。
——苏联某领导人的言论(1939年)
(1)材料一中图1所示事件发生在哪一年?图2中,张伯伦回国后为什么洋洋得意?(3分)
(2)材料二中“英、法、苏三方互助条约”提出的目的是什么?此条约最终是否签订?(2分)
(3)材料三中张伯伦所说的“对俄国极度地不信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1分)
(4)材料四中“事关紧迫”具体指什么?“魔鬼”指谁?苏联与“魔鬼”妥协的目的是什么?有何结果?(4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格尔尼卡是西班牙北部的一个小镇,1937年曾遭到德国飞机的狂轰滥炸。西班牙画家毕加索基于悲愤,创作了这幅名画,按照毕加索的解释,它表现了愤怒、暴行和死亡。
材料二 协议签订后,希特勒对他的党羽说:“我必须……利用布尔什维主义的幽灵来遏制凡尔赛诸国,要使他们相信,德国是反对赤祸的决定性堡垒。这是我们渡过危机、摆脱《凡尔赛和约》和重新武装的唯一方法。”
材料三 日本驻英国大使吉田茂指出:“尽管日本军部说防共协定只不过是反共的意识形态问题,但这个完全是表面上的借口,骨子里显然是要和德意联合起来对抗英法,并进而对抗美国。”
请回答:
(1)格尔尼卡的悲惨遭遇发生的原因是什么?(3分)
(2)当时的世界大国对西班牙的命运各采取了什么态度?(2分)
(3)材料三中的“协定”指的是什么?这一协定的签订与德日的侵略扩张有何关系?为什么德日的这一策略取得了成功?(3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知道,你们很清楚,我们的军用物资已通过苏伊士运河,……你们希望在希特勒问题上,我们同你们站在一起。我们认为作为代价,你们会同意我们在埃塞俄比亚的行动。
——皮雪利(意大利资本家)在英国议会
中的讲话(1935年)
材料二 我们强烈希望意大利与埃塞俄比亚之间友好地解决问题,但当务之急和首要目的是确保法国、意大利和联合王国在欧洲的安全。
——霍尔(英外交大臣)在下院的讲话(1935年)
材料三 双方一致同意,排除实行(对意大利的)军事制裁,不采取任何海上封锁措施……
——英、法两国1935年9月公告
请回答:
(1)以上材料反映出哪两国在进行什么交易?其实质是什么?(3分)
(2)材料三的观点造成了什么后果?(2分)
(3)意大利与埃塞俄比亚之间的问题解决后,英国、法国的“当务之急和首要目的”达到了没有?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结果?(2分)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法对意大利之所以采取材料三所述的措施还有何历史原因。事情的实际发展为何会出乎他们的预料?(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