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在《欧游心影录》中写道:“虽然侥幸没有小产了去,却成了先天很虚弱的一个孩子,连他的产婆(威尔逊)也弄地焦头烂额,把许多人对于他前途的热望,倒灰冷了一半。就此看来,……这件东西,还未到真正瓜熟蒂落的时候。”梁启超所指的产生于巴黎和会后的“这件东西”是
A.国际联盟 | B.对德和约 | C.《四国条约》 | D.美国霸权 |
“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这种自然环境形成以‘个体导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制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强调自然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影响 |
B.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个人主义 |
C.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民主制度 |
D.政治文明完全被自然地理环境左右 |
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
A.统领军队,处理各种军务 |
B.参与决策,负责朝廷事务 |
C.负责行政,安排地方事务 |
D.参与政务,但没有决策权 |
“永乐时,内阁初设,阁臣与部臣为平交,至严嵩始阴挠部权,迨张居正时,部权尽归内阁。”材料表明()
A.六部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 |
B.明朝中后期皇权渐趋衰弱 |
C.内阁地位上升,职权逐步强化 |
D.内阁职能强化,行政效率提高 |
从秦朝到清朝君主专制不断强化,但不乏与之相悖的特殊现象,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
A.清初军国政事皆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 |
B.隋唐在实行三省六部制度拆分抑制相权 |
C.宋代中央机构形成全面的权力牵制体系 |
D.汉武帝以身边近臣组成中朝执掌决策权 |
下列史料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不同时期的选官制度,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②文章之士不根教化、进士以诗赋取人,不先道理,明经以墨义,考试不本儒术,选人以书判殿,最不尊人物
③读书人,最不齐,烂时文,烂如泥。国家本为求计,谁知道,变做了欺人技。三句乘题,两句破题,摆尾摇头,便道是圣门高第④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
A.①②③④ | B.④③②① | C.④①②③ | D.④②③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