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A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反馈调节示意图,图B为某湖泊生态系统中发生的某种调节活动,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了图A中所示的成分外,还应该包括分解者以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
B.甲、乙、丙三者之间的食物联系是乙→甲→丙 |
C.图B所示调节导致的最终结果是维持该生态系统原有的稳态 |
D.图A是负反馈调节,图B是正反馈调节 |
下图是探究酵母菌进行呼吸方式类型的装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假设装置一中的液滴左移.装置二中的液滴不动.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 |
B.假设装置一中的液滴不移动。装置二中的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 |
C.假设装置一中的液滴左移.装置二中的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
D.假设装置一、二中的液滴均不移动说明酵母茁只进行有氧呼吸或只进行无氧呼吸 |
2007年7月大阪大学松永幸大等在染色体中找到了一种使姐妹染色单体连接成十字形的关键蛋白质,并将其命名为"ASURA"。下列与之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ASURA合成的场所是细胞质中的核糖体 |
B.在减数分裂两次分裂的间期ASURA都可能大量合成 |
C.缺少ASURA的细胞,染色体数目可能会发生异常 |
D.细胞有丝分裂的后期的变化与ASURA密切相关 |
右图表示种子萌发并长成幼苗的过程中糖类变化曲线,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在第1~5天,虽然碳水化合物总量下降,但种子的鲜重增加、 |
B.在第1~5天,虽然碳水化合物总量下降,但细胞的DNA总量增加 |
C.根据曲线推测,该过程中细胞内的葡萄糖均来自于淀粉的分解 |
D.根据曲线推测,在第5天幼苗长出了第一片新叶’ |
某同学在培养皿底部铺上棉花并加入适量的清水,然后把胚具活性且大小相同的豌豆种子各15粒放在棉花上。实验过程与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装置 |
场所 |
温度 |
棉花状态 |
数日后的现象 |
甲 乙 丙 丁 |
日光 日光 黑暗 黑暗 |
23℃ 23℃ 23℃ 23℃ |
潮湿 干燥 潮湿 干燥 |
全部发芽 没有发芽 全部发芽 没有发芽 |
A、该实验研究的目的是:探究光照、温度和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B、该实验的自变量为光照、温度和水分,因变量为种子是否萌发。
C、该实验选用胚具活性且大小相同的豌豆作为实验材料属于对无关变量的控制
D、该实验的结论是:种子萌发只与光照和水分有关
有一多肽,分子式为C55H70O19N10,将它彻底水解后,得到下列四种氨基酸:谷氨酸(C5H9N04)、甘氨酸(C2H5NO2)、丙氨酸(C3H7NO2)、苯丙氨酸(C9H11NO2)。控制该多肽形成的基因中至少含有碱基对
A.10 | B.30 | C.60 | D.无法确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