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葫芦引入我国后,在南方水域大暴发,而在北方水域却未形成生态灾难,其主要原因是
| A.南方无其天敌,北方有其天敌 |
| B.南方水域广阔,北方地表水贫乏 |
| C.南方水污染较轻,北方水污染严重 |
D.南方冬季温和,北方 冬季寒冷 |
下图示意我国部分地区日均气温稳定通过≥10.0℃初期和终期等值线的分布。读图完成下题。
影响甲地“初期”等值线向“北凸”的因素是()
| A.湖泊位置 | B.地形因素 |
| C.海陆热力差异 | D.城市密集分布 |
图中等值距相同,则“终期”P等值线的日期是()
| A.12月1日 | B.12月16日 |
| C.1月16日 | D.2月1日 |
下图是雪线(终年积雪下限),高山寒漠土、林线(山地森林分布的最高界线)和对流层高度随纬度的变化曲线,读下图回答4~5题。
图中与林线高度对应的曲线是:
| A.① | B.② |
| C.③ | D.④ |
与图中高山寒漠土随纬度分布规律基本相似的是:
| A.气温随纬度的分布规律 |
| B.雪线随纬度的分布规律 |
| C.海水蒸发量随纬度的分布规律 |
| D.昼夜长短年变化幅度随纬度的分规律 |
读下图回答下题。
关于图示区域说法正确的是()
| A.A半岛地势东高西低 |
| B.A半岛雪线西坡高,东坡低 |
| C.随着全球变暖,B处水温将降低 |
| D.B为该区域7月等温线 |
图中0℃等温线弯曲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 | B.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
| C.地形和海陆位置 | D.洋流和地形 |
某运动员在汽车上安装全球定位系统(GPS),并用每分钟自动记录一点的方式,将汽车所到之处记录下来。下图是该运动员在图1中甲区域全力冲刺时GPS的点位记录。GPS显示甲乙段最陡,乙丁两点海拔相同。图中最符合该运动员行进的路线是()

| A.L1 | B.L2 | C.L3 | D.L4 |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若该图示意某日甲、乙、丙、丁、戊五地的昼长情况,则五地中
| A.丁地夜长与乙地昼长相同 | B.纬度最高的是丙地 |
| C.该日丁地与丙地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 D.甲地与戊地纬度数值相同 |
若该图示意某地一年中甲、乙、丙、丁、戊五日的昼长情况,且甲、戊分别为昼长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则该地
| A.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 | B.可能位于非洲西南端 |
| C.植被可能为亚寒带针叶林 | D.适宜种植甜菜、亚麻 |
2012年10月17日是第20个国际消除贫困日。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和中国扶贫基金会联合倡议,城市人群在10月17日“国际消除贫困日”只花费6.3元生活一天(即一日三餐的花费),希望号召大家能够用6.3元钱体验城市中的一日三餐,感受因拮据而食不果腹的感觉,体验贫困标准,思考贫困问题,并采取积极行动。据此回答下列各题。这一数字源自中国的扶贫标准,6.3元的计算依据是
| A.2.5亿农民工的人均月收入 | B.大学生的人均月薪 |
| C.农民人均年纯收入 | D.退休员工的人均年退休金 |
对世界大多数缺粮贫困的人口来说,首当其冲的问题是
| A.人口问题 | B.生态破坏 | C.环境污染 | D.粮食紧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