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化学实验事实及其解释都正确的是
A.过量的铜屑与稀硝酸作用,反应停止后,再加入1mol/L稀硫酸,铜屑又逐渐溶解是因为铜可直接与1mol/L稀硫酸反应 |
B.铁钉放在浓硝酸中浸泡后,再用蒸馏水冲洗,然后放入CuSO4溶液中不反应,说明铁钉表面形成了一层致密稳定的氧化膜 |
C.粗锌与稀硫酸反应制氢气比纯锌快,是因为粗锌比纯锌还原性强 |
D.工业制玻璃的主要反应之一:高温下Na2CO3+SiO2=Na2SiO3+CO2↑;该反应原理可用“强酸H2CO3制弱酸H2SiO3”来解释 |
准确称取6 g铝土矿样品(含Al2O3、Fe2O3、SiO2)放入盛有100 mL某浓度硫酸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10 mol·L-l的NaOH溶液,产生的沉淀质量m与加入的NaOH溶液的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则所用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3.50mol/L | B.1.75mol/L | C.0.85mol/L | D.无法计算 |
a、b、c、d、e分别是Cu、Ag、Fe、Al、Mg五种金属中的一种。已知:①a、c均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②b与d 的硝酸盐反应,置换出单质d;③c与强碱反应放出气体;④c、e在冷浓硝酸中发生钝化。由此判断a、b、c、d、e分别是
A.Fe、Cu、Al、Ag、Mg |
B.Al、Cu、Mg、Ag、Fe |
C.Mg、Ag、Al、Cu、Fe |
D.Mg、Cu、Al、Ag、Fe |
把铁与铜的混合物放入稀HNO3中,反应后过滤,滤出的固体物质投入盐酸中无气体放出,则滤液里一定含有的金属盐是
A.Cu(NO3)2 |
B.Fe(NO3)3 |
C.Fe(NO3)2 |
D.Fe(NO3)2和Cu(NO3)2 |
铁和下列物质反应,能生成+3价铁元素的是
①O2 ②S ③HCl ④CuCl2⑤HNO3⑥溴 ⑦H2O
A.①②⑤ | B.①⑥ | C.①⑤⑥⑦ | D.①⑤⑥ |
浅绿色的Fe(NO3)2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Fe2++2H2O Fe(OH)2+2H+,若向该溶液中滴加足量盐酸,则溶液的颜色
A.变黄 | B.绿色更深 | C.绿色更浅 | D.无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