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无色透明溶液能与铝作用放出氢气, 此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Cl-、SO42-、Na+、K+ | B.K+、CO32-、Ca+、NO3- |
C.HCO3-、Na+、NO3-、K+ | D.NO3-、Cu2+、Cl-、NH4+ |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氯碱工业”通过电解饱和食盐水生产氯气和烧碱。 |
B.通常状况下,干燥的氯气能和Fe反应 |
C.纯净的H2在Cl2中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集气瓶口呈现雾状;光照H2和Cl2的混合气体时,因迅速化合而爆炸 |
D.新制氯水具有漂白性,久置氯水最终变为稀盐酸 |
11.2 g Cu在某浓硝酸中完全溶解,反应产生NO2和NO混合气体3.36L(标准状况),则混合气体中NO2和NO的体积比为( )
A.1:l | B.1:2 | C.1:3 | D.2:l |
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与“目的或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操作和现象 |
目的或结论 |
|
A |
向某溶液中先滴加硝酸酸化,再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
B |
向铁和稀硝酸反应后的溶液中若滴加KSCN溶液显红色;若滴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紫红色褪去 |
该溶液中既有Fe3+,还有Fe2+ |
C |
将铁插入硫酸铜溶液中 |
比较Cu、Fe2+的还原性 |
D |
将产生的气体依次通过无水CuSO4、澄清石灰水和品红溶液 |
检验碳与浓硫酸反应后的气体产物 |
工业上用洗净的废铜作原料来制备硝酸铜。为了节约原料和防止污染环境,宜采取的方法是( )
A.![]() |
B.![]() |
C.![]() |
D.![]() |
已知X、Y、Z、W(含同一元素)有如下所示转化关系,且X能与W发生反应生成一种易溶于水的盐,则X可能是( )
A.N2 | B.NO2 | C.NH3 | D.N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