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一词,由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它的提出促进了20世纪70年代关于资源与环境的国际研究;拓宽了80年代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把“循环经济”与生态系统相联系;90年代的知识经济研究,赋予“循环经济”以高科技产业化和学习型社会的内容。循环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据此回答下列各题。上述材料中对“循环经济”的认识是 ( )
①感性认识 ②理性认识
③对事物现象的认识 ④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A.①② | B.②④ | C.③④ | D.①③ |
“循环经济理论”促进20世纪经济发展,这说明 ( )
A.认识的根本任务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
B.科学理论的性质决定了事物的发展方向 |
C.只有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才能指导人们的活动 |
D.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
有人在谈到国企改革的问题时讲道,“办好企业,光靠一个厂长不行;但搞垮一个企业,一个厂长足矣”。这告诉我们 …()
A.厂长对企业具有决策权和指挥权 |
B.厂长是企业的法定代表,在企业中发挥着核心作用 |
C.经营者对企业的经济效益和职工的经济利益负责 |
D.必须完善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提高经营者的素质 |
厂长和职工代表大会的关系是()
①厂长必须支持职工代表大会的工作②厂长必须执行职工代表大会依法作出的决定③职工代表大会决定厂长的产生和去留④职代会听取和审议厂长关于企业的经营方针、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的报告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②④ | D.①④ |
一定时期,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为3 000亿元,纸币的发行量为6 000亿元,则1元纸币的购买力相当于货币的()
A.2元 | B.1元 | C.0.5元 | D.0.25元 |
市场上黄金饰品琳琅满目,金店里出售的黄金首饰()
A.是商品,也是货币 | B.有时是商品,有时是货币 |
C.是商品,但不是货币 | D.是货币,不是商品 |
2006年,黄金价格一路攀升,在5月9日,纽约市场的黄金价格突破每盎司700美元大关。香港的许多商人将家里贮藏的黄金卖掉。人们对此议论纷纷,投资黄金之所以大量购入黄金,政府的调控作用也是原因之一。可见长期以来,黄金作为一种防范通货膨胀的手段,是因为黄金具有()
A.价值尺度职能 | B.贮藏手段职能 |
C.世界货币职能 | D.支付手段职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