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雪落黄河静无声》是我国的一篇著名中篇小说,但美国的教授克鲁姆研究发现雪落有声。雪落在水中的声音频率在50-200千赫间,鱼类可以听到这一频段的声音,而人类却只能听到20千赫以下的声音。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雪落有声”正如我国古语所云:“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它们所体现的哲理有
①现象和本质有区别,认识了现象不等于认识了本质 
②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③要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④理性认识是真实可靠的,感性认识是不可靠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克鲁姆发现落雪有声,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感性认识必须上升为理性认识 
②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必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③认识的根本任务是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④认识的根本目的在于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1我的幸福公式”登上新浪焦点专题榜,以下是一些网民的“20ll+?=幸福”的幸福公式:

这表明:
①幸福是人们主观感觉的产物
②幸福与人的主观感受密切相关
③人们的幸福源自需求的满足
④幸福没有一个客观的衡量标准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在灿烂的历史文化宝库中,许多成语、诗句都凝结着深刻的生活智慧。回答7-8题:
下列对成语的哲学寓意理解正确的有
①刻舟求剑——静止是认识事物的基础②画龙点睛——重视解决主要矛盾
③见仁见智——真理是相对的有条件的④胸有成竹——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司马光的这句诗不仅道尽千古兴亡,也形象地说明了

A.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B.生产方式是社会运动的主体
C.城市是社会运动的主体 D.物质是运动的载体

哲学的性质决定了它必须做“在黄昏中起飞的猫头鹰”,也就是“事后诸葛亮”;但它一旦产生又可以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成为“高鸣报晓的雄鸡”,也就是“事前诸葛亮”。哲学要成为“事前和事后诸葛亮”需要:
①正确地反映时代的任务和要求
②牢牢地把握时代的脉搏
③正确总结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④反映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下列观点与漫画(下图)中的人所坚持的哲学基本立场相同的是

A.水停百日生虫,人闲百日生病
B.未有此气,已有此理
C.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
D.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观点一:美学中的“移情”说法——人们高兴的时候,就仿佛觉得太阳在笑,青松在招手,花儿在点头;悲伤的时候,又觉得雨如泪,风如烟。观点二:天上的一切星宿,地上的一切陈设,总之,构成大宇宙的一切物体,在心灵之外都没有任何存在;他们的存在就是被感知或被知道。这两种观点:
①同属于唯心主义观点
②都回答了物质和意识何为世界本原
③同属于唯物主义
④都无法回避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