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东岗晚步
李弥逊①
饭饱东岗晚杖藜,石梁横渡绿秧畦。深行径险从牛后,小立台高出鸟栖。
问舍谁人村远近,唤船别浦水东西。自怜头白江山里,回首中原正鼓鼙②。
[注]①李弥逊是南宋初年主张抗金、反对议和的一位重要人物,因反对秦桧向金人求和,被罢黜归田,隐居连江西山。②鼓鼙:大鼓和小鼓,古代军中用来发号进攻。
(1)这首诗围绕“晚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和人物构成的?请简要概括。
(2)从整首诗来看,诗人主要用了什么手法?这样写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1. |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目。 |
2. |
这首词描写了暮春之景,请从点面结合的角度作简要赏析。 |
阅读下面两首诗,按要求作答。
暮春 [宋]黄庚
芳事阑珊三月时,春愁惟有落花知。
柳绵飘白东风老,一树斜阳叫子规。
暮春山间【宋】黄公度
缓步春山春日长,流莺不语燕飞忙。
桃花落处无人见,濯手惟闻涧水香。
1. |
《暮春》一诗,春之"暮"体现在何处? |
2. |
《暮春山间》这首诗是怎样描写桃花的? |
3. |
两首诗都写了暮春之景,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1~2题。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1. |
诗人眼中常山道人隐居地周围环境的最大特色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
2. |
请分别对第三联中"过"和"随"两个字作简要赏析。 |
阅读下面的清诗,回答1~2题。
秋暮吟望
赵执信
小阁高栖老一枝[注],闲吟了不为秋悲。
寒山常带斜阳色,新月偏明落叶时。
烟水极天鸿有影,霜风卷地菊无姿。
二更短烛三升酒,北斗低横未拟窥。
[注]"一枝"语出《庄子·逍遥游》》:"鷦鷯巢於深林,不过一枝。""老一枝"意为终老山林。
1. |
简要赏析颔联中"常""偏"两字的妙处。 |
2. |
本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3题。
奉陪郑驸马韦曲【1】
杜甫
韦曲花无赖,家家恼煞人。绿樽须尽日,白发好禁【2】春。
石角钩衣破,藤梢刺眼新。何时占丛竹,头戴小乌巾。
注释:【1】韦曲:唐代长安游览胜地。杜甫作此诗时,求仕于长安而未果。【2】禁:消受。
1. |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
诗家常借"韦曲"寓兴亡之感。下列诗句寓有兴亡之感的两项是()
|
3. |
前人引《南史》注诗中"小乌巾":"刘岩隐逸不仕,常著缁衣小乌巾。"结合这一注解,谈谈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