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植物体细胞杂交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步骤①是去除植物细胞壁形成原生质体 ,其中使用的酶是 _____________.
(2)步骤②是细胞融合,一般要用的化学试剂是 ______________.
(3)③为 过程,完成体细胞杂交。
(4)在形成再生植株的过程中,与组织培养相似的步骤是 _____ (填序号)。
(5)培养的杂种植株在形态上表现为 。
(6)若亲本植物A与亲本植物B都是二倍体,杂种植株为 倍体 。
(7)从理论上讲,杂种个体是可育的。因此,该项研究解决了育种过程中 问题。
图甲为细胞间信息传递的几种模式示意图,图乙是图甲局部结构的放大图。请据图回答:
(1)若图甲细胞1产生的激素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则靶细胞是。
(2)若图甲细胞3受到刺激产生兴奋,兴奋部位膜外电位的变化是;兴奋在细胞3和细胞2间传递的结构如图乙所示,图乙中结构③的名称是。结构②中的液体成分属于。①中物质由前膜释放,与等(2种细胞器)直接相关。
(3)下图表示一种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若在图中箭头处施一强刺激,则图中a、b、c、d、e中能检测到兴奋的有。
健康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之一,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与人体健康有密切的关系。下面是人体某组织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在“[ ]”中写字母,在“____”上写名称。)
(1)试用箭头表示图中B、C、D三种液体之间的关系。
(2)C的组成成分中含量明显多于B,若过敏反应导致局部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会引起C处小于B,造成B处水肿。
(3)A所在的细胞有氧呼吸时会在线粒体中产生大量CO2气体,并以的跨膜运输方式来到B,再进入C,CO2从产生场所移动到C的过程至少跨越层膜,图中毛细血管网的(左/右)侧CO2浓度较高。
(14分,每空2分)我国是农业大国,将农田作为一个生命系统进行研究至关重要。
(1)要研究农田中的群落,首先要调查。
(2)土壤动物能够促进农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并改良土壤结构。其类群组成和数量是评价农田生态环境的重要指标。所以研究人员要定期调查物种数和密度。通常采集小动物要用方法。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分别是和。
(3)下表是某农田使用两种肥料后4类土壤动物的物种数和密度(个/m2)调查数据。
动物类群样地 |
跳虫类 |
蜱螨类 |
线蚓类 |
线虫类 |
||||
物种数 |
密度 |
物种数 |
密度 |
物种数 |
密度 |
物种数 |
密度 |
|
有机肥田 |
10 |
167 |
38 |
30 |
40 |
120 |
19 |
339 |
化肥田 |
4 |
79 |
16 |
41 |
18 |
32 |
7 |
52 |
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得到结论:的土壤动物的多样性减少。分析原因主要是长期使用该种肥料后,土壤板结,有机物分解能力(强或弱),导致生物大量(繁殖或死亡),影响生物的多样性。
科学家发现人体中有一种与肥胖有关的物质——瘦素。通过小鼠实验发现,瘦素可以通过血脑屏障,然后与下丘脑特异性受体结合,把人体物质储量大小的信号传递给下丘脑的体重调节中枢,调节摄食行为。请结合局部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瘦素通过血脑屏障到达下丘脑,分泌的神经递质使饱中枢的兴奋性;使摄食中枢的兴奋性减弱,从而抑制食欲,减少能量的摄取,达到减重的效果。
(2)若图中c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引起突触后膜抑制,则此时突触后膜的膜电位是,g神经元不能将信息传递到, 无饱感,机体不断摄食而导致肥胖。
(3)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递方向是 (单向或双向)的。从反射弧的组成上看,图中共有条反射弧。
(12分)某生物兴趣小组为研究某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植物激素间的关系,进行了相关实验。如图为去掉其顶芽前后,侧芽部位激素甲和激素乙的浓度变化及侧芽长度变化坐标曲线图,据图分析:
(1)高浓度的激素甲和激素乙对侧芽萌动的影响分别是和。
(2)实验发现,侧芽细胞在持续生长过程中,细胞壁的厚度能基本保持不变,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填细胞器)为细胞壁添加了新的成分。
(3)该学习小组又将长壮的小麦根尖放在含不同浓度生长素的培养液中,加入少量蔗糖作为能源分子,同时也将另一些根尖放在含同量蔗糖但不含生长素的培养液中,作为对照。经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发现,在有生长素的培养液中出现了乙烯,而且生长素浓度越高,培养液中乙烯含量也就越高,根尖的生长也越缓慢。
①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②据此实验结果可知生长素与乙烯的关系是:。
(4)综上可知,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