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德甫在《大国法则》中认为:“光荣革命在英国的历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它不仅将英国1640年以来的革命成果以温和和妥协的方式巩固下来,并且以此为出发点,奠定了现代英国的基础,开启了现代英国之路。”对材料中“光荣革命”意义理解错误的是
A.极大地提高了英国议会权威 |
B.使英国确立了责任内阁制政体 |
C.开辟了和平与渐进的政治变革道路 |
D.为英国现代化进程提供了适宜的环境 |
“……总统有权缔订条约,但须争取参议院的意见和同意……”主要反映了美国1787年宪法的()
A.民主原则 | B.联邦制原则 |
C.权力制衡原则 | D.自由原则 |
下表是1999年9月英国广播公司(BBC)评出的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对此评论错误的是()
1.马克思(德国思想家) |
2.爱因斯坦(犹太籍科学家) |
3.牛顿(英国物理学家) |
4.达尔文(英国科学家) |
5.阿奎那(意大利经院哲学家) |
6.霍金(英国科学家) |
7.康德(德国哲学家) |
8.笛卡尔(法国数学家.哲学家) |
9.麦克斯韦(英国物理学家) |
10.尼采(德国哲学家) |
A.马克思跃居排名的榜首,主要是因为他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B.爱因斯坦排在第二位,是因为他提出的相对论完全否定了牛顿的力学体系
C.牛顿排在第三位,是因为他创立的经典力学体系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体系的形成
D.达尔文排在第四位,是因为他提出了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进化论
根据下图所示,其中关于罗马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A.《十二铜表法》既是成文法的开端,又可以看作是公民法的典型代表 |
B.当公民法演变为万民法时,罗马的成文法已经比较完善,所以万民法基本上都是成文法 |
C.从习惯法发展到成文法.从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根本原因都是平民与贵族的长期斗争 |
D.罗马的公民法存在注重形式.程序烦琐等明显的狭隘性,可能与其存在大量习惯法有很大关系 |
新中国史学界对中国近代史的基本定位经历了一个变化过程:上世纪90年代以前强调革命史观(反封建反侵略斗争),近些年来强调现代化史观(从传统农业社会向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的趋势)。以下不能同时体现革命史观和现代化史观的是()
A.太平天国提出的《资政新篇》 | B.义和团提出的“扶清灭洋”口号 |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D.抗日战争 |
电视剧《大染坊》叙述了20世纪初陈寿亭从一个“叫花子”发展到拥有雄厚资产的印染厂老板的创业历程。该片的主题歌唱到“总以为彩虹就在眼前,我却在风雨中越走越远,这一场荣华富贵好心酸”。造成剧中主人公“荣华富贵好心酸”的主要原因是
A.主人公不善经营 | B.技术力量相对薄弱 |
C.中外反动势力的压迫 | D.商场上的尔虞我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