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历史学家弗格森在《美国革命是(1763—1790)》中写道:“1776年革命派认为自由是保护个人权利,反对政府暴政的侵犯。1787年联邦派所要保持的自由,按他们的理解,则是反对群众暴政的侵犯。”根据他的看法,创立美国联邦政府
A.![]() |
B.强化了全国性政府的权力 |
C.忽视了对个人自由的保护 | D.维护了商人和农场主的利益 |
唐肃宗至德元年(756年)“敕谏议大夫论事,自今后不须令宰相先知。”乾元二年(759年)又规定“两省谏官十日一上封事。”这些规定体现了( )
A.谏官主要职能是监督宰相 | B.谏官谏议权不断增强 |
C.谏官隶属尚书、门下两省 | D.谏官地位相当于宰相 |
剑桥大学刘瑜在《罗斯福新政的另一面》一文中指出:“罗斯福新政之所以成为神话,与其说是因为它经济上的成功,不如说是政治上的成功。”这一观点突出强调罗斯福新政
A.建立了新的政治体制 | B.强化了政府的管理职能 |
C.消除了国内社会矛盾 | D.使美国掌握了世界霸权 |
面对经济大危机,罗斯福说:“(政府)如果对老者和病人不能照顾,不能为壮者提供工作……听任无保障的阴影笼罩每个家庭,那就不是一个能够存在下去,或者应该存在下去的政府。”这段话表明他十分关注
A.成立全国工业复兴署 | B.减耕减产和调整产品结构 |
C.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 D.建立联邦储蓄银行 |
“美国国内经济的不平衡与国际经济的不平衡一样严重,其根本原因在于工资落后于不断上升的生产率,从1920年到1929年,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升了2%,而其生产率却猛增了55%。”这表明造成1929年经济大危机的原因是
A.美国经济的虚假繁荣 |
B.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
C.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基本矛盾 |
D.美国国内的生产相对过剩 |
中国1978年底以后的经济改革获得了成功,而苏联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最终都没有成功,其主要原因是
A.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工业方面 |
B.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农业方面 |
C.缺乏正确的改革理论和政策指导 |
D.没有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