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到6世纪初,北方社会经济有了明显发展,黄河中游的许多荒地重新得到开垦,粮食产量比过去增多。北魏人口比西晋太康年间南北方合计还要多出一倍。孝文帝重视兴修水利,他下令有水田之处,都要通渠灌溉,促进了水田的发展。
材料二:北魏的洛阳……城中有不少“资财巨万”的富商大贾,有的富商住宅非常华丽,车马服饰可以同王侯相比。北魏的许多贵族高官显宦也都经商。
材料三:鲜卑武士佣和汉人胡食图
(1)根据材料一,孝文帝改革后,北方农业明显发展。你认为孝文帝改革的哪些措施起了重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北魏的贵族大都经商,说明了什么问题?
(3)材料三中的图片说明了什么问题?
(4)综合以上材料,概述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议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纪念碑碑文是:“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以来,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三年以来”的革命时期内,人民解放军的哪一次行动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这一军事行动的直接指挥者是谁?(4分)
(2)“三十年以来”的革命历程的起点事件是什么?这一革命运动的爆发对中国革命的意义是什么?从此后的国民大革命失败中,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了什么经验教训?(6分)
(3)“一千八百四十年”(即1840年)以来的民主革命中,中国各阶级前赴后继,英勇斗争。请列举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所进行的重大革命斗争?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中国共产党探索出的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是什么?(5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偃说上曰:“古者诸侯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今以法割削之,则逆节萌起,前日晁错是也。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适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寸之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请回答:
(1)据材料一,说明主父偃指出汉武帝时中央与地方间存在怎样的问题?这一问题在汉初是如何产生的?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主父偃解决问题的办法及其效果。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三省的职能并说明隋唐时实行该制度的核心意图。
(3)综合上述材料,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必须要解决哪两对矛盾?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表是2010年11月19日凤凰网关于“你认为哪座城市最能代表辛亥革命”的问卷调查统计表
城市 |
广州 |
武汉 |
南京 |
上海 |
北京 |
票数 |
5603 |
7779 |
837 |
114 |
428 |
所占比例% |
37.49 |
53.00 |
5.00 |
0.80 |
2.90 |
材料二: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打了一个用血和铁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的重量。它是一条分界线。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一)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清下放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至于条约期满而止……(二)革命以前,满清政府所借之外债及所承认之赔款,民国亦承认偿还之责,不变更其条件……(三)凡革命以前满清政府所让与各国国家或各国个人种种之权利,民国政府亦照旧尊重之……
——孙中山《对外宣言》
材料四:“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孙中山遗训
请回答:
(1)广州、武汉、南京的得票率较高,请你选择其中一个代表性的城市,并说明你选的理由。(2分,注意多答不加分,以第一个答案为准)
(2)根据材料二与所学知道,请你列举二项辛亥革命除旧布新、创立新时代的意义。
(3)材料三反映了中华民国政策的一个什么特点?请你分析它会产生什么影响?
(4)材料四“革命尚未成功”的含义是什么?“同志”们遵照孙中山遗训“努力”的表现是什么?请你分别举例说明。
迷信与科学的主要区别之一在于,迷信只是一种主观臆测,而科学则建立在对现实世界的客观观察之上。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谶纬是中国古代谶书和纬书的合称。其中“谶”是秦汉间巫师、方士编造的预示吉凶的隐语;“纬”是汉代附会儒家经义衍生出来的一类书,是对未来的一种政治预言。谶纬之学又称符瑞文化,是继筮卜文化之后出现的企图沟通天人关系的又一学说,“其(谶纬)极端性既凸显了汉代思想博大吞吐的气势,又凸显了汉代思想拼凑杂芜的思想缺陷;既表现了汉人的自信与智慧,又表现了汉人的迷信与稚拙;既是色彩绚丽的时代画卷,又是黯然消退的过眼烟云。”
——徐兴无《谶纬文献和汉代文化构建》
(1)有人认为与筮卜文化相比谶纬文化有其进步意义,请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你的认识。
材料二自然科学借以宣布其独立并且好像是重演路德焚烧教谕的革命行动,便是哥白尼那本不朽著作(《天体运行论》)的出版,他用这本书(虽然是胆怯地而且可说是只在临终时)来向自然事物方面的教会权威挑战,从此自然科学便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要指出“自然科学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的代表性理论成就,并简要评述《天体运行论》的历史地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734年,他正式发表了《哲学通信》。他把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理想化了,认为最理想的是由“开明”的君主按哲学家的意见来治理国家。他感叹:“我们不能像中国人一样,真是大不幸”,“在这个地球上曾有过的最幸福的并且人们最值得尊敬的时代,那就是人们尊从孔子法规的时代。”宣称:“在道德上欧洲人应当成为中国人的徒弟”。
(1)材料中的他是谁?他为什么会认为英国的制度是最理想的?又为什么会盛赞中国的“孔子时代”?
材料二下图为新发现的梁启超为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起草的手稿局部
材料三梁启超为清廷出洋考察宪政的五大臣捉刀代笔,草拟奏折,大概是清末立宪史上最有趣的故事了。梁启超以通缉犯身份,流亡海外,却直接介入最高层的政治决策,不能不令人咄咄称奇。
——摘自《南方周末》第1292期
(2)材料中的五大臣与“枪手”梁启超要求的立宪是否一致,为什么会出现令人咄咄称奇的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