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5年2月《新青年》发表文章说:“击死奥大利(奥匈帝国)之男女两青年耳,竟演成一折天拄绝地维空前之大决斗。始则奥塞二国之眦睚,于是俄人与焉,德人与焉,法人、英人与焉……如土耳其之弱、如意大利之中立,皆袂投入战争,唯恐或后。”这说明
①萨拉热窝事件是一战爆发的导火线 ②意大利在战争前保持中立 ③土耳其追随意大利参加协约国作战 ④一战参战国之多、范围之广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④ |
美国社会学家、被称为新马克思主义代表的沃勒斯坦在《现代世界体系·中文版序》中说;“创立资本主义不是一种荣耀,而是一种文化上的耻辱。”资本主义是“耻辱”的主要依据是( )
①外向扩张性经济,引发了一系列的殖民侵略战争
②过度的工业生产,带来了经济危机和自然环境的破坏
③私有经济的发展,导致社会更加不公,贫富分化加剧
④社会上物欲横流,出现了严重的拜金主义现象
|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 C.②③ | D.①②④ |
“大多数英国政治家对自由贸易的信念坚信不疑……长期指导英国政策的帕尔默森勋爵称自由贸易是‘一项伟大的、永恒不变的自然法则’。”(《剑桥大英帝国史》)文中帕尔默森勋爵的名言应出自下列哪个时期( )
| A.17世纪中期 | B.18世纪中期 |
| C.19世纪中期 | D.20世纪30年代 |
下表中石油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时间 |
产量 |
| 1870年 |
80万吨 |
| 1900年 |
约2 000万吨 |
A.内燃机的发明使用 B.电力的广泛应用
C.“万能蒸汽机”的推广 D.航天工业的发展
1851年英国总人口为1 800万,其中农村人口仅占48%。同期,法国、美国等仍然是农村人口占较大优势,而德国、俄国和意大利农村人口更是占绝大多数,与英国相比较,这些国家简直是一些“巨大的村庄”。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 A.殖民活动的有无 | B.工业革命的快慢 |
| C.政治制度的优劣 | D.科技水平的高下 |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一场经济和社会关系的变革。它包括生产组织变革、技术变革和社会阶级关系变革。下列与上述变革分别对应的是( )
| A.工厂、蒸汽机、工业资产阶级 |
| B.工场、蒸汽机、产业工人阶级 |
| C.圈地运动、珍妮机、金融资产阶级 |
| D.工厂、飞梭、中小资产阶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