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史学著作说:“第一次世界大战还标志着曾在19世纪十分完全、十分反常地支配全球的欧洲的结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成为一系列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 ②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欧洲带来了深刻的经济和政治危机③第一次世界大战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民族的觉醒④第一次世界大战使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最大的资本输出国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月亮既不会掉下来,也不会离去,那是因为它的运动正好抵消了地球的引力。”说这句话的科学家是
A.牛顿 D.波义耳 C.拉瓦锡 D.哥白尼
修筑京九铁路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世纪梦”。上世纪90年代,这个“梦”,仅用了3年时间就变成现实。其主要原因是
| A.国家财政已能提供充裕的资金 | B.改革开放后综合国力的迅速提高 |
| C.国家已具备自主设计施工的能力 | D.国家加快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
1869年,《教会新报》的一篇文章写道:“外国生产皆归男医接生,虽经此例,似不成规矩。……男归男医,女归女医,岂不至善也!”材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
| A.虽已开放,但人们思想还比较保守 | B.西方男女平等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
| C.旧的风俗习惯受到西方民主思潮的冲击 | D.人们难以接受西方医学知识 |
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就西安事变结束时的局势发表评论说:“西安事变可能已经以一种地方性的失败告终了,却仍然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一个统一的中国,虽然缓慢而且伴有剧痛,终于在渐渐诞生。”她所说的“统一”指的是
| A.国民政府实现了形式上的全国统一 | B.蒋介石获释并重新执掌军政大权 |
| C.国共两党停止对峙走向合作 |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
据记载,1888年清朝政府在北京西苑修建了一条铁路,慈禧太后因火车司机坐在自己前面开车,弃用了从德国引进的蒸汽机车而改用太监牵拉。这说明
| A.顽固势力拒绝引进西方科技 | B.封建等级制度阻碍社会发展 |
| C.清朝天朝大国思想根深蒂固 | D.封建迷信阻碍近代科技传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