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描绘《欧洲“商业革命”》的一幅图片,这一革命具体体现在
①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和文化交往扩大
②欧洲的商路和贸易中心转移
③海外市场和海外贸易的扩大④工商业资产阶级获取了暴利
|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中国惟以君权治天下而已。若雷厉风行,三月而规模成,三年而成效著。泰西三百年而强,日本三十年而强,若皇上翻然而全变,吾中国地大人众,三年可成。”上述材料体现了康有为( )
| A.迫切的救亡心情 | B.科学的强国主张 |
| C.理性的皇权意识 | D.盲目的媚外心理 |
《大清律例》明确规定,儿子殴打父母,不论有伤无伤,处斩刑。如果是父母殴打儿子,情形就大不相同,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殴打儿子致死,最重也只处杖六十、徒一年的刑罚。上述规定反映出清代法律的特点是( )
| A.皇权至上,法自君出 |
| B.强调等级尊卑,主张同罪异罚 |
| C.法分贵贱,因人而异 |
| D.强调以礼入法,忽视个人权利 |
明清时期,在浙江杭嘉湖地区,普遍出现了改田治地(田一般用来种植粮食作物,地种植经济作物)的现象。下表是明朝后期到清康熙二十年前后田地面积升降的变化情况,对表中信息表述正确的是( )
| 杭州府 |
湖州府 |
嘉兴府 |
|
| 田减少量 |
31顷 |
79顷 |
1354顷 |
| 地增加量 |
184顷 |
28顷 |
1560顷 |
A.地的增加说明农业商品化发展较快
B.田少地多说明当时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改田治地体现了“重农”思想加强
D.田的减少反映了传统性农业的发展
汉代太学有如现在的国立大学,这里面的学生毕业考试分两等,当时称“科”。甲科出身的为郎,乙科出身的为吏;遇地方政府需要人才就从这里挑选。材料表明汉代太学毕业考试的突出特点是其成绩()
| A.与官员选拔挂钩 |
| B.与平时操行考核结合 |
| C.体现教考分离制 |
| D.以“科”来划分等级 |
史学家钱穆在《国史新论》中指出:“中国自秦以下,传统政治,论位则君最高,论职则百官分治,论权则各有所掌,各自斟酌。如汉代之选举,唐代以下之考试,皆有职司,其权不操于君”。在这里,作者认为自秦以下传统政治的特点是( )
| A.皇帝位高而大权独揽 |
| B.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
| C.体现一定的分权原则 |
| D.君臣共治皇权削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