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斯福新政与以往的资本主义改革相比,最突出的不同点是( )
| A.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 B.彻底否认自由放任经济政策 |
| C.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 D.国家政权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
二战后初期,有政治家认为,当时美国在欧洲实施的某项战略措施“最初不过是一种经济手段,现在却成了美国武器库里对付苏联的一种主要武器”。这一措施是
| A.推行马歇尔计划 | B.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
| C.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 D.倡议签订《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
那场冲突虽然最终以苏美两国的妥协而告结束,但它对各国政府和人民造成了普遍的震撼,引起了人们对核战争危险的极大关注。研究发现,当事国在冲突前后所作出的决定,都是由于错误的信息、错误的判断和错误的考虑而误入歧途。“那场冲突”是指( )
| A.古巴导弹危机 | B.越南战争 |
| C.朝鲜战争 | D.柏林危机 |
1858—1911年间中国民族资本所设立的资本在1万元以上的民用工矿企业共953家,创办资本总额为2亿多元,其中在1901—1911年间设立的民用工矿企业达650家,资本总额为1.4亿多元。1901—1911年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有
①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限制,鼓励发展工商业
②“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
③列强忙于一战,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④轻工业投资少、见效快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 |
| C.①②③ | D.①③④ |
图片反映一定时期的历史现象,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对中国农村产生过很大影响,其相同之处是
| A.都以过渡时期总路线为指导 |
| B.都为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基础 |
| C.都调动了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
| D.都提高了农村经济的公有化程度 |
据统计,宁波的工业企业在1914年时还不到20家,但从1919年到1930年,宁波已拥有新式企业不下150家。这反映出
| A.宁波近代工业化的起步 | B.当地办厂条件十分优越 |
| C.当地使用机器现象增多 | D.机器成为企业主要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