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某大洲沿回归线所作的地形剖面示意图,据此回答各题。该大洲是 ( )
A.亚洲 | B.北美洲 | C.南美洲 | D.大洋洲 |
有关该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有世界上![]() |
B.分布有世界最广的热带草原 |
C.有著名的纽芬兰渔场 | D.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 |
关于图中甲、乙两地判断正确的是 ( )
A.甲地气候湿润,乙地气候干燥 |
B.甲地水温和盐度都比乙地高 |
C.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 |
D.甲地海水等温线向南弯曲,乙地则相反 |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设A、B两地和A、C两地之间的最短距离分别为d1和d2,则
A.d1=0.5d2 B.d1=d2
C.d1=1.5d2 D.d1=2d2假设D地7月均温为18.6℃,1月均温为2.7℃,则D地的气温年较差最可能为
A.等于21.3℃ | B.小于15.9℃ |
C.等于15.9℃ | D.大于15.9℃ |
读我国某河流域水文要素年内分配图(下图),完成下列各题。该河流最可能是
A.松花江 | B.长江 | C.黄河 | D.珠江 |
有关该河流的水文要素及其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径流的年内分配与降水分配极为一致 |
B.流域内7、8月的降水主要受台风影响 |
C.泥沙和降水的变化主要受径流的影响 |
D.泥沙的年内分配比降水、径流量更集中 |
根据不同的自然条件,明长城采用了不同的构筑方法:长城的西半段全部用夯土筑成;东半段曲折延伸,外部用砖石砌成,内部夯土。据此结合下图,回答下列各题。长城没有跨越的自然带是
A.落叶阔叶林 | B.温带草原 |
C.温带荒漠 | D.常绿阔叶林 |
长城东西两段构筑方法不同的原因是
A.东半段是平原,西半段是戈壁 |
B.东半段降水多,西半段降水少 |
C.东半段人口少,西半段人口多 |
D.东半段地势平坦,西半段地势复杂 |
地下水是我国北方地区及许多城市的供水水源。地下水的数量受储存条件和补给条件的限制,是随时间变化而又相对稳定的资源;地下水水质一般优于地表水,读中国各地区地下水资源分布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地下水资源较丰富的地区是,严重缺乏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是、、。
(2)与周边省区相比,贵州省地下水资源较贫乏,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A.降水稀少 B.地表崎岖,坡度大 C.多山间盆地
D.石灰岩广布、地下含水层少 E.地下水开采量大
(3)下图中最有利于地下水储存和分布的地质构造是。
A.①B.②C.③D.④
(4)我国某些地区如广东省,地表水和地下水都比较丰富,但目前仍有很大范围面临着严重缺水,试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
甲、乙两图是秋分日、夏至日的太阳高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13分)
(1)两图中表示秋分日的是图。甲图中的虚曲线是线。
(2)此时,甲图反映的太阳高度空间分布规律是。甲图到乙图期间,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特点是。
(3)据甲图分析,30°N地区比30°S地区太阳能丰富。其原因是、。
(4)2009年我国研制出一种新型太阳能薄膜(可薄到1微米)电池材料,只需敷上墙壁就可以集能发电。这种材料在我国的(填地形区))地区集能效率最高,主要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