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藏传佛教在玉树百姓生活中占重要地位。2010年4月28日,在地震中受损严重的结古镇禅古寺的喇嘛们进行了灾后首场法事活动,为逝者超度,向救援者表达感恩,给全国人民及世博会祈福。这表明在我国

A.只有少数民族才有从事宗教活动的自由 B.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
C.正常的宗教活动可以为社会和谐做贡献 D.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文化是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经济全球化虽对各民族文化产生了巨大冲击,但不可能消灭它们之间的差异,地球不会因为成为“地球村”而拥有完全一致的价值观。这说明(  )

A.文化作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载体具有稳定性
B.文化是识别和划分民族的基本依据
C.民族是历史上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
D.民族文化是民族共同经济生活在精神面貌上的反映

鲁迅先生指出中国文化要“择取中国的遗产,融合新机”。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

A.必须全盘接受中国的文化遗产
B.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创新
C.传统文化要体现时代精神
D.文化创新必须继承传统文化的精华

争奇斗艳、五彩缤纷的民族文化,形成了美丽的世界文化大观园。因此,正确地对待不同民族的文化就要(  )

A.发展先进民族的文化,反对落后民族的文化
B.促进各民族文化的完全融合和统一
C.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D.把发展民族文化作为国家的根本任务

2004年11月,文化部命名42个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这些被命名的示范基地,在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中树立了自己的品牌。这告诉我们,发展文化产业(  )

A.要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B.要始终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C.要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放在同样重要的地位
D.要依据文化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的大小来确定把哪个放在首位

在法国历史上,《马赛曲》几经浮沉,曾先后作为革命歌曲和爱国歌曲激励着人们。结束流亡生活的列宁就是在《马赛曲》的歌声中回到俄罗斯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法国抵抗运动接受了这一歌曲,在巴黎获得解放时,戴高乐将军曾高唱《马赛曲》。这表明(  )
①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②优秀文化是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
③优秀文化能够激励人们创造美好生活
④没有文化活动,任何其他活动都不会成功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