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3日和5日,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十一届第四次会议和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相继在北京召开,“两会”期间,人民网、新华网等网站适时推出了参会代表、委员的博客群。在代表、委员的博客上,公民可以提出“建议”,发表网友“社论”。这里,公民依法享有的是( )
A、言论自由权 B、质询权 c、申诉控告权 D、审议表决权
下列对哲学上的物质认识正确的是( )
A.它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
B.它概括的是自然界中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 |
C.它可以被人创造的 |
D.它看得见、摸得着,具有客观实在性 |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这是因为( )
①地理环境是客观的
②人口因素是客观的
③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完全自发的
④生产方式是客观的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树欲静而风不止”这句话反映了( )
A.客观事物的存在与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
B.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物质的 |
C.自然物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 |
D.物质就是指树、风等自然物 |
人类能够创造出自然界里本来没有的东西,如计算机、电冰箱、宇宙飞船等。这表明( )
A.人类能够创造物质 |
B.人类能够改变自然物的具体形态 |
C.人工化的自然物不再具有客观实在性 |
D.自然界不是物质的 |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里的“客观实在”是( )
A.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总和 |
B.所有有形的物体 |
C.万事万物共同的属性和本质特征 |
D.高山、河流等自然事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