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边一首词,完成后边题目。
满江红 【金】 段克己
雨后荒园,群卉尽,律残无射。疏篱下,此花能保,英英鲜质。盈把足娱陶令意,夕餐谁似三闾诘。到而今,狼藉委苍苔,无人惜。    堂上客,头空白,都无语,怀畴昔。恨因循过了,重阳佳节。飒飒凉风吹汝急,汝身孤特应难立。漫临风,三嗅绕芳丛,歌还泣。
【注】段克已是金末元初著名诗人,自幼有才,与北段成已以文章擅名 ,被时人同为“二妙 ”。金朝末年,政治衰败,社会动乱。他怀着对金王朝的愚忠,即悲悼它的崩溃,又深感身不逢时,无力回天。
词中的此花是什么花?在上阕中作者主要用了什么手法来表现它的形象?
此词以花写人,借物言情。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此诗表达了作者那些思想感情。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临江仙徐昌图
饮散离亭西去,浮生常恨飘蓬。回头烟柳渐重重。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
今夜画船何处?潮平淮月朦胧。酒醒人静奈愁浓。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
(1)词中所用“孤雁”、“寒日”,其妙处何在?请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解说下阕最后三句的人意,并指出下阕用了什么表现手法。(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竹枝词
卜算子·秋晚集杜句吊贾傅
杨冠卿
苍生喘未苏,贾笔论孤愤。文采风流今尚存,毫发无遗恨。
凄恻近长沙,地僻秋将尽。长使英雄泪满襟,天意高难问。
【注】杨冠卿:南宋进士,为九江戎司掾,又知广州,以事罢免。
(1)词的上阕是从哪些方面评价贾傅的?
(2)试赏析“长使英雄泪满襟,天意高难问”一句所蕴含的词人的情感。

阅读下面两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昭君怨
郑域
道是花来春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两地不同栽,一般开。
南乡子•梅花词和杨元素
苏轼
寒雀满疏篱,争抱寒柯看玉蕤。忽见客来花下坐,惊飞。踏散芳英落酒卮。
痛饮又能诗,坐客无毡醉不知。花谢酒阑春到也,离离,一点微酸已着枝。
1、这两首词在物象描写上很有特色,后人评价“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不即不离,妙合无垠”。请结合词句加以赏析。
2、请简析两首词画线句子的艺术手法。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夜泊钱塘
(明)茅坤
江行日已暮,何处可维舟?树里孤灯雨,风前一雁秋。
离心迸落叶,乡梦入寒流。酒市哪从问,微吟寄短愁。
1.诗歌颈联“迸”“入”两字精妙传神,请选择其中一个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2.诗歌尾句在诗歌结构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短愁”指什么“愁”?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落日怅望马戴
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
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
(1)本诗以“落日怅望”为题,从全诗内容看,作者惆怅的原因是什么?
(2)借景抒情是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请结合有关诗句简要分析这首诗歌“景”与“情”的关系。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