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唐书》评价唐太宗:“较汉文、汉武之恢弘,彼多惭德。迹其听断不惑,从善如流,千载可称,一人而已!”以下最能体现该评价的是:
A.屈己而纳谏 | B.任贤而使能 | C.恭俭而节用 | D.宽厚而爱民 |
下表反映了华北某地1954年和1957年中国农村集体和农民占有土地的比重。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1954(%) |
1957(%) |
|
贫农、中农 |
91.4 |
2.7 |
集体 |
8.6 |
97.3 |
A.土地改革的完成 | B.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完成 |
C.人民公社化运动 | D.“大跃进”运动 |
从1953~1957年,我国进行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该计划体现了党的主要指导思想
A.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与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同步进行 20081016 |
B.国民经济各部门按比例协调发展 |
C.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 |
D.在经济建设的同时,加强政治制度建设 |
中国的民族工业多分布于沿海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A.商品经济不发达,工场手工业得不到发展 |
B.西方列强入侵早,自然经济解体程度高 |
C.沿海官僚地主首先接触西方,创办近代企业 |
D.最早与西方进行贸易往来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对近代中国历史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从经济上看
A.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 |
B.导致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力量的发展和无产阶段队伍的壮大 |
C.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 |
D.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难以独立发展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近代经历了产生、初步发展、进一步发展的“三大热潮”,它们的共同点有
①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以轻工业为主
②都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
③一直受到中国反动政府的严格限制
④始终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但又往往对外国资本主义有依赖性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②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