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8月,希特勒私下宣称:“让我们把这一条约(《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看作是确保我们后方的东西吧”,“目前苏联并不危险……只有当我们在西欧的行动自由时,我们才能反对苏联。在以后一两年中,目前的局面将继续存在。”这表明德国签约的首要目的是
A.在未来的战争中免于两线作战 | B.在德军突袭波兰时避免与苏军发生冲突 |
C.首先攻占西欧,为将来进攻苏联做准备 | D.防止苏联与英法构筑集体安全体系 |
某学校举办一次文艺活动,邀请一些专家学者来校演讲。讲题包括:歌德的诗歌创作、拜伦与希腊独立运动、雨果的小说艺术等,还安排了一个音乐会,由钢琴家表演一场“舒伯特之夜”。这次文化活动的主题,应当定为
A.启蒙运动的学术 | B.印象派的文化风格 |
C.浪漫主义的文艺 | D.后现代主义的艺术 |
马丁·路德在《致德意志贵族书》中说:“世俗权力是受上帝的委托来惩治奸邪,保护善良的。因此,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这句话的含义是
A.教会权力应高于世俗权力 | B.世俗权力受教皇的委托 |
C.教会权力只受上帝的制约 | D.世俗权力应高于教会的权力 |
“文艺复兴”被称为“打破神学枷锁,高举‘人文主义’旗帜的思想启蒙运动”。但在文艺复兴代表人物的美术作品中,也有许多以《圣经》故事为题材。他们“以神学反对神学”!这些杰作与神学宗教画的最大区别在于
A.揭露教会腐败与神学的谬误反动 | B.宣传民主共和与主权在民 |
C.倡导民主革命与反对专制 | D.表现现实生活与真实的人物形象 |
古希腊哲学中有一著名命题::“有甲乙两人,甲很干净,乙很脏。如果请他们洗澡,他们中间谁会洗?”该命题有四种可能: 一是甲洗,因为他有爱干净的习惯; 二是乙洗,因为他需要洗;三是两人都洗,一个是因为习惯,另一个是因为需要; 四是两人都没洗,因为脏人没有洗澡的习惯,干净人不需要洗。 你认为,最有可能提出此命题的哲学家是
A.泰勒斯 | B.普罗塔戈拉 | C.苏格拉底 | D.斯多亚学派 |
下图是“希望工程宣传画”,说明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政府实行“科教兴国”的重要环节是加紧
A.扫盲工作 | B.普及义务教育 |
C.加强中等教育 | D.发展高等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