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十一五”以来,某省文化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增加值5年平均增长30%以上,占GDP的比重已达4%左右,成为全省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材料二: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着力提升文化软实力,构建全省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家园。2011年该省《政府工作报告》的有关部署, 引起了与会代表、委员们的热议,大家认为,文化是发展的增长极,“十二五”期间,要紧紧抓住机遇,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将文化产业打造成为本省的支柱产业。
材料三:宣城是著名的“中国文房四宝之乡”,也是当地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前沿阵地。近年来,宣城把加快文化产业发展,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重要内容之一,注重发展宣纸、宣笔、徽墨等传统文化产业,培育和启动了一批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文化产业项目。筹划建设“徽派工艺产业园”,立足现代审美需求,对传统技艺进行整合和创新,展示徽派工艺的深厚内涵和创新趋势,扩大徽文化关联产业在宣城的流通和集聚,以产生良好的产业效益。
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对“文化是发展的增长极”的理解。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中国长卷”酣畅淋漓地抒写中国灿烂文明与辉煌前景。2010年上海的为世界捧出另一种绚丽的文化盛宴。 2分
列举我国近年来两个重大活动,证明文化“软实力”是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2分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 CREN 团队最近发现微中子的速度比光速还快。为了确认,该团队调整微中子的形态后再进行廿次的实验。同时CREN专家艾瑞迪塔多博士表示,新实验除证实先前成果外,另排除某些系统性出错的可能,但他们仍期盼能有其它科学团队来证实成果确然无误。
结合材料,我们可以从这个科学事件中获得哪些哲学启示? 6分
“十二五”时期,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要面对各种风险挑战。我们既要把握难得的历史机遇,也要增强忧患意识,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有效化解各种矛盾,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矛盾分析法的原理?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妥善应对气候变化,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事关我国人民根本利益,事关世界各国人民福祉。
目前,我国已经制定了2020年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这是中国根据国情采取的自主行动,我们将坚定不移地为实现、甚至超过这个目标而努力。
试运用哲学常识知识回答:
(1)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内容体现了辩证法的什么知识?
(2)中国根据国情制定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体现了唯物论的什么原理和方法论?
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初,美国为了拯救银行保险业,注资数万亿美元;而2011年初,美国经济复苏乏力,决定重开印钞机,以货币量化宽松之名再度注资6000亿美元,使美国的债务已达14.294万亿美元的上限。尽管8月2日美国国会通过了提高债务上限的法案,但美国印钞自救让全球买单也有极限,同样受制于经济规律。这个规律就是美国的债务危机终将危机美元的特权地位,危及美国和世界经济的发展。
试从宏观调控的角度谈谈上述材料给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