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题。
《唐多令》
(南宋)刘过
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二十年重过南楼。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
黄鹤断矶头,故人今何在?旧江山浑是新愁。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注:①刘过作为辛派词人,与辛弃疾、陆游、陈亮等人有较深的交往,他们“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②南楼,在武昌黄鹤楼上,一名安远楼。南宋时“武昌系与敌分争之地”(《蓼园词选》),很多词人登临黄鹤楼时都留下了优秀的作品。
(1)南宋词人刘过在这首登临之作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4分)
(2)词人在词中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词的内容作简要赏析。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问题 。
月夜春怨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寂寞空庭春欲晓,梨花满地不开门。
(1)请说明两首诗中的主人公的感受有何不同?
(2)两首诗中的最后一句都既有形象,又有意境,试分析。

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问题 。
甲乙
探春暮春归故山草堂
雪里又能最落梅,好营杯具待春来。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东风便试新刀尺,万叶千花一手裁。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1)简析甲诗的艺术表现手法。
(2)乙诗前两句写春光逝去,与后两句有什么关系?

读下面两首古诗,回答以下问题 。
甲乙
望月怀远月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
不堪盈手增,还寝梦佳期。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问题:甲 、乙两首古诗的最后一联都表达了作者的愿望,请指出其相同之处何不同之处?

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广东卷
春日登楼怀归①寇准
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旧业遥清渭②,沉思忽自惊。
注:①此诗约作于980年,诗人时年十九,进士及第,初任巴东知县。②旧业,这里指田园家业。清渭,指渭水。
(1) 请写出这首诗颈联中一组对仗的词语。
荒村与古寺断蔼与流萤生与语
(2) 从首句的“聊”到末句的“惊”,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变化?请联系全诗进行分析。
诗人登楼远望,本是闲情,却触景生情,联想起家乡,当他从乡思中醒悟,发现自己身在异乡,心中不由一惊。这前后的感情变化,突出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3 )北宋翰林图画院曾用“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作为考题,夺魁者画的是“—船夫睡舟尾,横—孤笛”。你认为这幅画能表现这两句诗的内容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画上只有小船和船夫,而没有行人,表现了“野水无人渡”的情景;而船夫睡在船上,衬托出过客稀少,凸显出小船“尽日”等待的漫长和寂寞。从画面可以揣摩,船夫边吹笛边等渡客,久久无人过渡,困倦不堪,只得放下笛子,自己睡去。这幅画传神地表现了诗句的内容。

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夜坐
文天祥
淡烟枫叶路,细雨蓼花时。宿雁半江画,寒蛩四壁诗。
少年成老大,吾道付逶迤。终有剑心在,闻鸡坐欲驰。
注解:①蛩,蟋蟀。
(1)请写出这首诗颔联中对仗的词语。
“宿雁”和“寒蛩”对仗,“半江”与“四壁”对仗,“画”与“诗”对仗。(2分,三组全对得满分,漏一组扣1分)
(2)表达全诗主旨的诗句是什么?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主旨句是“终有剑心在,闻鸡坐欲驰。”抒发了作者渴望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
(3)诗歌的前四句写景绘色,请简要分析其运用的艺术手法。
运用近景远景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来描写景色,首联写近景,颔联写远景,把秋夜的景色描写的非常真切;还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半江秋水,清寒秋气是静景的描写,而宿雁成群与四壁的蟋蟀声是动景的描写,相映成趣,进一步描写秋夜的沉寂。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